摘要:所以,哪怕是在如今这样比较严格的外援规定之下,本土球员想要在CBA联赛成为明星球员事实上也并不容易,除了易建联、王哲林、郭艾伦和周琦等等这样一批国内的优秀球员之外,其他球队都是球权掌控在外援手里。综合来看,目前CBA联赛做出一定的限制是有必要的,培养不出可以打世界大赛的球员,这个“黑锅”也不应该丢到外援们的头上。

刚刚率领阿根廷队打进世界杯的39岁老将,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中国CBA联赛的制度,对此他的态度是不应该对外援流入进行限制,并且以母国阿根廷、以及刚刚夺冠的西班牙作对比,认为中国的CBA联赛可以放开外援限制。而斯科拉那句:“你并不需要200个打得不错的篮球运动员,你只需要12个”,更是让许多中国的球迷们产生共鸣。

事实上当中国队在这次世界杯的小组赛上惜败波兰、惨败委内瑞拉赛后,就有不少中国的球迷们为中国男篮建言献策,在排位赛输给尼日利亚彻底无缘直通奥运资格后,关于应该调整CBA外援政策的讨论更是达到了高潮。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中国的CBA联赛究竟需不需要调整现行的外援政策呢?

外援在CBA的生存现状

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外援们在CBA的生存现状,毫无疑问——引进高质量的外援是CBA球队提升竞争力的最快捷径,对于俱乐部来说这也是比满满培养本土球员更“划算”的。不少俱乐部都将大小两个外援的名额看的至关重要,辽宁队签约史蒂芬森、北京队签约林书豪、深圳队签约皮埃尔-杰克逊,都被视为提升竞争力的点睛之笔。

从上赛季CBA的各项技术统计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场均得分榜前16位都被外援所占据,场均得分榜前25名球员中只有王哲林和郭艾伦两个本土球员,分别排在第17位和23位。本土球员场均得分第一名的王哲林,场均“只能”得到24.6分,比起得分榜第一名的弗雷戴特的场均36.9分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这份得分榜单,也是外援和本土球员差距最大的一份榜单。

除此之外,外援的平均薪水也是远远超出本土球员的。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外援的平均实力强于本土球员的前提之下。事实上哪怕是广东队、辽宁队和新疆队等等这些“篮球大省”,他们在问鼎CBA林赛冠军的过程中,也少不了外援们的支持。辽宁队和新疆队就不用说了,哈德森和亚当斯分别拿下了2017年和2018年的CBA总决赛MVP奖杯。

上赛季的广东队一路过关斩将重夺总冠军奖杯,小外援威姆斯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决赛上场均可以拿下23.3分4.3篮板6.3助攻,场均得分仅次于当家球星易建联、场均助攻则是排在全队第一。这些例子看下来,我们甚至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想要在CBA拿到总冠军,对于外援的挑选是至关重要的。

辽宁队今年夏天在宣布和哈德森分手之后,选中史蒂芬森作为新赛季的小外援,主帅郭士强就对这一选择做了非常细致的调查,在中国男篮远赴拉斯维加斯参加夏季联赛时,郭士强恰好也在美国物色小外援人选。史蒂芬森在刚刚结束的东亚超级联赛中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辽宁队的这笔签约也算是没有看错人。本土球员在CBA的现状

既然外援在CBA的大部分球队(甚至是争冠球队)中唱主角,那相对应的就是本土球员给外援们作陪衬了,毕竟“绿叶配红花”。所以,哪怕是在如今这样比较严格的外援规定之下,本土球员想要在CBA联赛成为明星球员事实上也并不容易,除了易建联、王哲林、郭艾伦和周琦等等这样一批国内的优秀球员之外,其他球队都是球权掌控在外援手里。

本土球员扮演的角色通常都是蓝领,干一些比如防守这些“脏活累活”,他们的任务当然也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投中外援创造给他们的空位机会、在外援们休息时顶住对手的攻击避免被拉开比分,以及在防守端尽力限制好自己的球员就可以了。当然,本土球员这样的生存模式会大大限制他们的发展空间,也会让他们形成一种“外援依赖症”。

比如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联赛中无论是比赛行将结束的关键球、还是在季后赛中面临被淘汰的关键比赛,几乎都有外援可以站出来力挽狂澜,本土球员在这个环节扮演的角色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到了世界大赛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全华班”,在没有外援可以“托底”的情况下,许多本土球员就开始显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了。

当然,外援唱主角这也是由实力水平决定的,外援们的实力更强、薪水更高,从一支俱乐部自己的角度来看,想要打出更好的成绩、投资人赚到更多的钱、让更多的球迷愿意为球票或者周边买单、想要扩大自己球队的市场,将球更多地交到外援们的手里,这倒也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本土球员在世界不够看

这一点相信大家在这次篮球世界杯当中都完全看到了,许多在联赛发光发热的本土超级球星们、到了世界大赛中完全放不开手脚,这对于那些没有丰富经验、没有为国效力经验的小将们来说倒也情有可原,但是对于郭艾伦、周琦和王哲林这样身经百战的球员来说,那就是完全找不到任何借口了。

周琦在小组赛对阵波兰最后时刻的连续失误,更是成了全国篮球迷们热议的焦点。周琦虽然只是一个23岁的年轻小将,但是他在这次世界杯之前已经有过1次奥运会、2次亚运会和1次亚锦赛的经历,甚至还有过在NBA打拼的经历,相比其他球员来说应该是经验仅次于易建联了,在世界杯上打出这样的表现也严重低于外界对他的期待。

郭艾伦就更加不用说了,球迷们经常称呼他为“亚洲第一控卫”,如果仅从CBA联赛的表现来看,似乎这样的称呼合情合理。但是他同样在世界杯上令人失望,战波兰连续头脑发热早早被罚出场,战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更是连续失误,中国队一进攻受阻就抱着球强突。他可是拥有2次奥运会、3次亚锦赛和1次亚运会和1次世锦赛经验的老将,可不是一个“愣头青”。

而咱们的CBA联赛常规赛MVP王哲林,在这次世界杯上几乎就没有什么存在感,不仅熟悉的内线脚步全无,在篮板对抗中也没法和其他“黑粗硬”相抗衡。当然,这里固然有一些FIBA没有防守三秒的规则的因素,但是——易建联可以在FIBA打出这样的表现,王哲林却不行。归根结底,还是王哲林和易建联之间的实力有很大的差距。

整体而言,咱们的CBA联赛中那些目前已经打出名堂的本土球员们,放在世界范围内显然还是严重不够看的,当然——除了易建联。但是易建联也已经32岁“高龄”了,在姚明退役之后他就一直是中国男篮的“遮羞布”,到了阿联退役“遮羞布”被扯下来后,中国篮球的路又该怎么走呢?CBA应该全面放开外援?

咱们说到正题,说道调整外援政策,民间就有两种比较极端的看法,第一种是全面放开外援,第二种是全面取消外援,咱们先来看看全面放开外援。真正全面放开外援的联赛并不多,比如美国的NBA联赛,还有西班牙的篮球联赛,而后者正是斯科拉在这次采访中所举例子的对象。但是,因地制宜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完全照搬显然是不可取的。

美国和西班牙的篮球联赛之所以敢于这样做,完全放开外援限制让世界上的优秀球员们自由流动,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国内有着一套从出生起到职业的完整上升通道,每一层级都有大量的优秀球员等待着被发掘;而中国以目前的现状还是完全做不到的,这也是姚明在成为中国篮协的主席之后,希望去解决的一个顽疾。

在中国篮球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如果像斯科拉说的那样,完全放开外援的话,那么CBA联赛的发展是可以预见的——“土豪球队”阵容里15人全部都是外援,而季后赛和总决赛之类的也将成为这些土豪球队之间的军备竞赛;至于预算相对吃紧的球队,可能会选择几个本土球员,但是这些本土球员几乎也是打不上首发的。

甚至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更极端的情况,几乎所有的球队都选择聘请外援,届时恐怕连郭艾伦、周琦和王哲林这些球员都没有生存空间了。咱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在现有这样相对严格的外援限制之下,外援已经对CBA联赛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比如在得分榜单上直接霸榜等等,如果完全放开那更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CBA球队的投资人根本目的是盈利,这大概是全面放开外援的唯一好处了吧。届时土豪球队可以花大价钱去聘请有名气的外援,甚至连一些当打之年的NBA球星都能吸引到,这样一来对于CBA的推广将会大有好处。但是话说回来,咱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本土球员可以快速成长吗?所以,全面放开外援显然是不可取的。CBA应该全面取消外援?

既然全面放开外援不可取,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全面取消呢?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中国曾经因为清政府的闭关锁国而吃到了大苦头,如今世界已经是一个交流、融合的世界,篮球联赛走出去相互交流应该成为主流,如果CBA还这样闭门造车、完全禁止外籍优秀人才流入,那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而且,这一次本土球员在世界杯上发挥令人失望,根本原因在于本土球员在联赛中获得的锻炼不够多,正如苏群老师在赛后点评的那样,CBA联赛的平均水平太低了,我们培养不出可以打世界大赛的优秀球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但不应该全面取消外援,反而应该在现有的外援限制之下,稍微进行一点放开。

众所周知,在改革过程中最容易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矫枉过正。无论是“全面限制外援”还是“全面取消外援”都是走向了两个极端,都是完全不可取的。用NBA和西甲联赛的方法来套用,更是没有考虑到“南橘北枳”的道理。综合来看,目前CBA联赛做出一定的限制是有必要的,培养不出可以打世界大赛的球员,这个“黑锅”也不应该丢到外援们的头上。

至于怎样才能培养出有能力打世界大赛的球员,这也是姚明主席本人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