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昕的摩托修理艺术

许昕打对抗张本这场球,是我这几年看过他打的最好的比赛,可能都没有之一。

这之前,一般对张本有胜绩的选手,远一点有郑容植,近一点的大胖,都是反手能力很强的选手:他们反手能跟着张本风驰电掣起来,然后能在对抗中把球给到别扭的位置。

然而,许昕的选择是很不同的:他选择的摩托修理艺术,是彻底的在前三板做文章。他之前似乎做过一些反手凶搏,然后转侧身的尝试。但是这次来看,许昕做的更好的,是之前不太显得出来的地方。他过去显得不太顺的时候,往往是前三板控制不够严密,摆短飘高,正手近台进攻不利,挑打这块给对手压力不大,过度依靠退台的球来得分。

而这恰恰是他这几次做的最好的几点。

这种比赛方式是一种相对非常传统的直板的风格,在今天这个年代对杀伤力,移动速度,手感控制的要求都要比以往更高。

当然许昕这场球上也并不是完全照搬马琳风格的传统近台直板反胶:他有一个我注意到的,以前好像不那么多的球,是他有时候会选择给张本一个拧拉的机会,然后小跨步在近台侧身进攻对手。

虽然许昕以前也经常选择给对手上手然后进攻,但是往往是退后更多,拉手更大,主动发力程度更多的进攻,击球点更低,相对更加平稳。这种小半步的侧身,更接近于马龙打樊振东时候喜欢做的选择:更加凶狠,需要更果断的算路,风险也更大一些。

有了这个球,配合更加严密的短球控制和全场不下线的正手进攻半出台,就构成了许昕的摩托修理艺术:摆短控制严密,然后围绕着近台找机会的正手风车进攻;在不能有把握的控制对手的情况下让他拧,然后近台小跨步侧身;配合一些挑打,减少对手试图靠回摆短抗过前几下的可能。

目前市面上其他款式的摩托对策,都是集中在相持之后把球塞到肘部,让摩托开不起来,而许昕的摩托修理指南,则是基本不让你打起来。

*如果有朋友不知道为什么老提起摩托的话,张本智和的罗马音发音Harimoto被网友昵称为哈雷摩托,简称为摩托。

但是这个修理指南不是谁都能抡得起来的,包括许昕自己:他决赛之后也承认,自己对刘丁硕的发挥并没有前一天好。

这种风格对精力的消耗,和对移动能力的要求是惊人的:身材迷你的丹羽老师每次神球上线打对手,其实都在赌大小直接扔掉一半球台;只有许昕这种硬件条件才能让这种打法被对手顶回来之后还有回旋余地。

在几次不同方向的尝试之后,许昕现在似乎回到了一个更传统的直板路径上:更加近台,加强正手近台借力进攻对手上旋球,反面的使用降低到了这几年几乎是最低的程度:除了过渡配合,全部思路都是在强调正面近台的使用。

说这是他打得最好的比赛,不是说比赛精彩程度,而是说他在这场球重打出新的可能性:更严密的前三板,加强的近台正手进攻,和更适合现在这个塑料球特点的直板技术。这些都是全新的可能性,也是更早之前我就期待在他身上发生的可能性。

刘丁硕们的下一步

整体来说,这次澳大利亚公开赛似乎仍然在体现出男子水平的扁平化:刘丁硕于子洋分别淘汰了水谷隼和奥恰洛夫,两位本来应该站在非中国选手顶端的选手。相比之下,上一站年龄更大的诸位,反倒没有体现出这种变化的趋势。

按照中国对的传统,水平差不多的话,年龄小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早几十年,如果年轻选手和中间层水平相差不大,强迫中间层退役的事也不是没发生过。当然,这种事情现在不太容易发生了,更何况之前球队的传统,无论好坏,都……一股脑卷走去当乒协副主席了。

之前翻阅世青赛历年前几名的名单,我开始意识到,2010年之前世青赛打参赛过,现在还没到主力层的选手,现在已经机会渺茫;而更实际的说,2014,15年前后世青赛打出成绩的,现在正好是往上冲的时间点。吴指导以前微博问答里提过,一般进一队三年左右是个很关键的时间点。

2014年世青赛冠军是于子洋,2015年是刘丁硕。

这两位中,于子洋属于更偏重正手(反手进攻这两年改观很大),变化多一些的类型,但是击球力量在成人级别的比赛中有些着急;刘丁硕相对更加平衡一些,击球质量也高一些,但是局面处理上有凶狠打法选手常有的急躁情况。

风水轮流转,他们能抓住机会冒一冒,加强一下山腰这个位置的强度,对队伍是个好事儿。但是如果他们没能抓住机会,更小的顶上来,那就又是一代新人胜旧人了。

体育竞争就是这样,彻底而残酷。

何卓佳的打法和她的气质

我之前听说何卓佳改了长胶,但是再看她打球是很往后的事情了。我反应上是很不喜欢队里要求队员改打法的:这种往往伴随强迫性质的行政要求,是以队员牺牲自己的竞争力为代价的。

但是我也得承认,何卓佳和长胶打法,比我想象的要配套。

我大致揣测一下当初队里的看法:何卓佳的生胶打法偏重于反手,并不算是速度特别快的类型,改成半长胶变化相对不大(这俩打法纯粹技术层面的东西其实很接近,福原爱很多年用的其实就是半长的生胶),队里正好需要一个这种打法模拟对手,之前的王璇退役了,那就小何你来一下吧。

(强调一下,这是我局外人角度纯臆测,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但是误打误撞,其实长胶打法很符合何卓佳的性格:她并不是那种活蹦乱跳,非常活跃的气质类型,之前生胶的时候有点不温不火,而且变化也不多;现在改成长胶,其实一方面利用胶皮的特点,可以让前三板有一些变化,还能让前几下慢下来,然后反手拨起来之后形成一种节奏上的变化。

既然绝对速度快不起来,就慢着让对手别扭,然后打起来之后改变节奏让对手不适应。

小何河北队出身,队里传统护台不错,所以并不是靠着胶皮奇怪骗对手的类型,反倒打起来两边挺罩得住。另外,她打法中其实不少东西和伊藤美诚差不多:伊藤更快一些,但是何卓佳的节奏变化更明显;俩人都有甩开膀子的肩胛骨打法,小何同学改了长胶之后正手连续攻打似乎还更多一点,和前几下长胶磕拱挂截然相反的节奏,很有观赏性。

何卓佳的未来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的正手:这不是陈词滥调的说反手更好的选手要加正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因为,她打起相持之后虽然节奏变化明显,也有把台能力,但是绝对的杀伤力其实不上风,这也是为什么她要甩开膀子正手往下拍的原因。反手换了长胶,要一下子拍死对手变得更加困难了(海绵必然会变薄,颗粒长了力量会消耗在把颗粒打倒下上),正手这边的杀伤力就在相持中变的很重要了。时间长了,对手了解了这种打法之后会选择一边跟你耗。

女子比赛,说到最后打的还是实力。

一些其他的八卦

刘丁硕这次进决赛用的底板是银河的,似乎叫做龙8s,蝴蝶外置纤维结构。之前乒超里似乎刘丁硕借给马龙用过,还颇惹出一些非议。

这块板似乎市场价是直接的2400,号称选手特注级别。银河传统上主打价格低销量大走性价比,这个定价算是一个新尝试。如果板子好打我觉得并无不可,东西好价格高买得到,总好于价格高买不到买了还不知道是啥(是的我在插某红品牌)。

何卓佳的底板是传说中STIGA只对中国市场发售的玫瑰CRW,是传统的CL加上玫瑰木的表层,看指标是非常暴力的结构。其实已经发卖有一点时间,但是这是第一次我见到有人在职业级别的比赛中用。

关于刘丁硕的其他八卦,大家可以关注本号之后发送关键词八卦,我们有一条小小的八卦附送。

版权声明

乒乓11分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版权归乒乓11分所有。

如希望转载,请事前联系我们:

除了不定期推送独家原创文章,我们还不定期奉送独家比赛信息和八卦信息哦:

八卦和比赛信息从不群发,随时可能有新内容,旧内容不会滚动推送,只有发送关键字的朋友才会看到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