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20日,成立泰来县政府,泰来县属嫩江省1947年2月7日,黑龙江省和嫩江省联合成立黑龙江嫩江联合省,简称黑嫩省,泰来县属黑嫩省1947年9月15日,黑嫩省又分开为黑龙江、嫩江两省,泰来县属嫩江省1949年5月,黑龙江、嫩江两省再次合并为黑龙江省,泰来县属黑龙江省1951年8月16日,泰来县划为丁等县,属黑龙江省嫩江地区。泰来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曾被国家和省定为半农半牧县、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中国花生“四粒红”之乡、中国种子集团成员单位和黑龙江省玉米特种基地县。

泰来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地跨东经122度59分—124度,北纬46度13分—47度10分之间。南与吉林省镇赉县为邻,北与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毗连,西与扎赉特旗接壤,东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隔嫩江相望;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总面积为3996平方公里,下辖8镇2乡;人口32万(2001年)[1]

隋、唐时期为室韦族居住之地,辽代为上京道泰州辖地,金代沿续辽制,泰来属泰州之地。1947年,属嫩江省。1949年,属黑龙江省。1951年,属黑龙江省嫩江地区。1960年,划归齐齐哈尔市。1961年,又隶于嫩江地区。1985年,隶于齐齐哈尔市。

泰来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曾被国家和省定为半农半牧县、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中国花生“四粒红”之乡、中国种子集团成员单位和黑龙江省玉米特种基地县。著名景点有:江桥抗战遗址、泰湖国家湿地公园等。

黑龙江“泰来县”概况

泰来,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北疆的一部份。自古代中华民族的先人就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繁衍、生息。唐虞三代直至周、秦为涉貊族居住之地,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为夫余国和鲜卑族居住之地,隋、唐时期为室韦族居住之地,辽代为上京道泰州辖地,金代沿续辽制,泰来属泰州之地。

元代

1206年(金泰和六年),蒙古尼伦部首领也速该长子铁木真统一了大部份蒙古部族,在鄂嫩河畔(亦称斡难河)建蒙古汗国,上尊号成吉思汗,开始分封其兄弟。泰来为成吉恩汗幼弟斡赤斤封地。1271年(元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废蒙古汗国,改国号元,定都于大都(今北京)。

明代

泰来属中书省泰宁路,元延裱年间改隶辽阳行省 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设兀良哈三卫(即福余、朵颜、泰宁三卫),隶于大宁都司,泰来属朵颜。1436年(明正统元年),兀良哈三卫改隶奴儿干都司。

清代

清初,为科尔沁蒙古十旗的扎赉特旗游牧之地,隶于哲里木盟。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在扎赉特旗境内莫勒红岗子(今吉林省大赉镇)设大赉厅,在塔子城设大赉厅分防经历衙门,隶于黑龙江将军(翌年改为黑龙江省)。与此同时,在杜尔伯特旗境内设沿江荒务行局。出放时、和、年、丰等荒段。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撤销沿江荒务行局,在多耐站设武兴设治公所。

同时在嫩江西岸设哈拉霍硕屯垦局,管理北洋陆军退伍兵屯垦事宜。1909年(清宣统元年),撤销武兴设治公所,并于哈拉霍硕屯垦局,管理杜尔伯特、扎赉特两旗荒务,称杜扎屯垦局。

民国

1913年(民国2年)11月19日,撤销杜扎屯垦局。在泰来气置泰来设治局,与大赉县划界而治,为泰来行政建置之始。同年3月塔子城分防经历改为警察事务所(属大赉县)。1914年(民国3年)3月,塔子城警察事务所划归泰来设治局,10月定名为武兴佐治局。1917年(民国6年)1月,泰来设治局升为县,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1917年(民国6年)4月,武兴佐治局升为县佐。1929年(民国18年)2月15日,撤销龙江道尹公署,泰来县直隶于黑龙江省,同时撤销武兴县佐。

解放前后

东北沦陷时期,泰来县属伪龙江省1945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撤出泰来县城,日伪残余组织泰来县维持会。

1946年2月12日,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二团解放泰来县城。2月20日,成立泰来县政府,泰来县属嫩江省1947年2月7日,黑龙江省和嫩江省联合成立黑龙江嫩江联合省,简称黑嫩省,泰来县属黑嫩省1947年9月15日,黑嫩省又分开为黑龙江、嫩江两省,泰来县属嫩江省1949年5月,黑龙江、嫩江两省再次合并为黑龙江省,泰来县属黑龙江省1951年8月16日,泰来县划为丁等县,属黑龙江省嫩江地区。1954年8月1日,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泰来县仍属黑龙江省嫩江地区。1960年4月16日,撤销嫩江地区,泰来县划归齐齐哈尔市。1961年10月7日恢复嫩江地区,泰来县又隶于嫩江地区。1985年1月3口,齐齐哈尔市与嫩江地区合并,泰来县隶于齐齐哈尔市。

泰来县地处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素有“塞北江南”之称。年平均气温4.9℃,1 月份平均气温-17.6℃,7月份平均气温23.4℃,年均活动积温2930.6℃。平均降水量392.6毫米。年均无霜期135天左右。地处松嫩平原西部边缘地带,地势由西北逐渐向东南倾斜,中部较为平坦。海拔高度在137至160米之间。境内有耕地191.2万亩,草原109万亩,林地62.4万亩。境内一江(嫩江)五河(托力河、呼尔达河、二龙涛河、小绰尔河、小青河)纵横交错,374个泡沼星罗棋布,其中嫩江流经长度约140公里,水域宽广。

泰来获“亚洲金旅奖·十大文化特色旅游名县”荣誉称号。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八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盛典暨2012大中华区旅游文化榜颁奖仪式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泰来县被评为“亚洲金旅奖·十大文化特色旅游名县”,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

交通状况

泰来县交通四通八达。111国道贯通泰来县南北,平齐铁路穿境而过,齐泰高速是联结黑吉蒙三省(区)交通的重要公路,县城距沈阳铁路局最北端战略装车点11公里,距齐齐哈尔市110公里,距齐齐哈尔民航机场105公里。

自然资源

泰来县自然资源丰富。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曾被国家和省定为半农半牧县、 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细毛羊和商品牛基地县、果树基地县、中国绿豆之乡、中国花生“四粒红”之乡、中国种子集团成员单位和黑龙江省玉米特种基地县。有耕地269万亩,地势平坦,适宜发展水稻、玉米、花生、绿豆等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年种植水稻90万亩、玉米120万亩、花生35万亩、绿豆20万亩;有荒山荒地109.8万亩,林地60.8万亩,草原150万亩;全国仅有的两条无污染河流之一的嫩江流经全县,水源丰富,水质好,天然饵料丰富,盛产鲤、草、鲢、“三花五罗”等鱼类。泰来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含油面积135平方公里,含气面积118平方公里。

市政建设

县城所在地泰来镇规划区面积1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4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6.5万人。城区内有泰湖生态湿地59.5公顷,自然湖面800余公顷。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是丹顶鹤、黑头鹤、灰鹤、红嘴鸥、野鸭、鸳鸯等几十种鸟类的栖息地。城区内主次干道32条,形成南北纵横的井字型结构。现已绿化街路30条,城区绿地总面积357.75公顷,绿地率达28.8%,城市绿化覆盖面积408.27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2.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4平方米。2001年,泰来镇被评为省级卫生镇;2003年被评为省级园林城;2001年以来,该县连续3年被评为全市“新绿杯”竞赛活动先进县。2003年以来,黑龙江省泰来监狱、国土资源局、建行花园小区和县人民医院被评为省级花园式单位;县政府、县电业局、县第四中学和泰来粮库被评为市级花园式单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