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北京非常低調的寺廟,建寺最早,雖幾經興廢,但有多位皇帝到訪過

今天,來到位於北京西郊門頭溝區東南部,距市中心30餘公里的潭柘寺,寺下小廣場商鋪林立,但不喧囂,不像別處令人敬而遠之。沿石鋪小路上行,石塊光滑,路旁古木滄桑,頗有歲月的痕跡,一處古寺躍然眼前。

潭柘寺山門

進入寺院,遊人與香客很多,但燒香拜佛的,有參觀的、有拍照的,有轉經筒的,有休息的,但不喧譁,各取所好。我一一駐足參觀,細細品味,寺院雖規模不是很大,但維修保存完好,文物古蹟衆多,每一顆古木,每一處建築,都有悠久的歷史。潭柘寺內有免費的香供給客人,僧人做自己的事情,你許你的願望,簡簡單單。潭柘寺千餘年來香火不斷,遠不是看到的這樣簡單。原來它是北京市最早的寺院,幾經興廢,終成皇家寺院,很多皇帝出資維修、擴建,多位皇帝更是親臨寺院進香禮佛。

潭柘寺

潭柘寺——入寺須知

潭柘寺——敬香禮佛須知

潭柘寺

轉大經筒

乾隆手筆——福海珠輪

曲水流杯,北看似虎頭,南看像蟠龍

潭柘寺據考證始建於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初名爲'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爲'岫雲寺',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爲'潭柘寺'。

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峯,主要建築可分爲中、東、西三路,中路主體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齋堂和毗盧閣。東路有方丈院、延清閣、行宮院、萬壽宮和太后宮等。西路有戒臺和觀音殿等,莊嚴肅穆。

潭柘寺是佛教傳入北京地區後修建最早的一座寺院。當時佛教還未能被民間所接受,因而發展緩慢,又經歷了北魏和北周兩次'滅佛',後來逐漸破敗。

唐代武則天萬歲通天年間(696-697年),佛教華嚴宗高僧華嚴和尚來潭柘寺開山建寺,潭柘寺就成爲了幽州地區第一座確定了宗派的寺院,潭柘寺得到興盛。​唐武宗李炎崇信道教,下令在全國排毀佛教,潭柘寺又一次荒廢。

五代後唐時期,著名的禪宗高僧從實禪師來到了潭柘寺,剷除荒夷,整修寺院,重又繁盛了起來。潭柘寺也從此由華嚴宗改爲禪宗。

遼代時期由於幽州地區律宗大盛,而禪宗則發展緩慢,潭柘寺再次衰微。

金代,禪宗在北京地區有了很大的發展,潭柘寺先後出現了數位禪宗大師,大大提高了寺院的聲譽。金代幾代皇帝先後來潭柘寺進香禮佛,撥款對潭柘寺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和擴建,開創了皇帝爲潭柘寺賜名和由朝廷出資整修潭柘寺的先河。潭柘寺再次興盛。

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兒,妙嚴公主爲了替其父贖罪,選擇到潭柘寺出家。後終老於寺中,她每日裏在觀音殿內跪拜誦經,'禮懺觀音',年深日久,竟把殿內的一塊鋪地方磚磨出了兩個深深的腳窩。元代末期的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歡貼睦爾崇信佛教,曾請潭柘寺住持雪澗禪師享用御宴,並且由皇妹親自下廚,禮遇之高前所未有。

明成祖朱棣來過潭柘寺。明代的潭柘寺成爲當時對外交流的一個窗口,許多外國人久慕潭柘寺的盛名,紛紛來此學習佛法,有的甚至終老於此。

清康熙皇帝兩次駕臨潭柘寺進香禮佛,並且留住了數日。並在第二次到潭柘寺,親賜寺名爲'敕建岫雲禪寺',並親筆題寫了寺額,從此潭柘寺就成爲了北京地區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

一向深居簡出的雍正皇帝也專程到潭柘寺進香禮佛。

一生好遊的乾隆皇帝也來了。

1929年蔣介石來北京時,曾專程到潭柘寺去進香。

1956年,全國人大朱德委員長到潭柘寺視察,指示有關部門,要修建一條從門頭溝通往潭柘寺的公路,爲前來遊覽的人們提供交通上的方便。

1957年夏,陳毅副總理到潭柘寺參觀視察。

2001年6月,國務院確定潭柘寺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潭柘寺的寶鍋和石魚名聲在外,被譽爲潭柘寺二寶,我們一起看一下吧。

寶鍋:一口銅鍋,直徑1.85米、深1.1米,是和尚們做飯所用,自由妙處。

石魚,長1.7米、重150公斤,看似銅,實爲石,擊之可發五音,傳說是南海龍宮之寶,龍王送給玉帝。

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潭柘寺歷史悠久,規格一流,但依然低調,仿若佛理,你會來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