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劝酒 王安石不给面子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34岁的王安石和36岁的司马光被任命为群牧判官,俩人的顶头上司群牧使就是大名鼎鼎的包拯。有一天,群牧司衙门里的牡丹花盛开了,群牧使包拯置办酒席请同僚们来赏花。王安石和司马光同桌而坐,两人平素都不喜欢饮酒。但因为是包公劝酒,司马光碍于情面,勉强喝了几杯。当包公敬到王安石面前时,无论他好说歹说,劝了半天,王安石硬是一口不喝,弄得包公几乎下不来台。司马光把这事记录在自己的文章中,对王安石的倔头倔脑大发感慨。

包拯劝酒,王安石就是不喝。慈禧为闻果香,消耗16万个苹果。你所不知道的名人轶事(二)

潘光旦的幽默

潘光旦任教清华大学时,沈茀斋曾任梅贻琦的秘书长。 西南联大前身长沙临大在湖南岳麓山建校舍,他们是邻居。 有一回,沈茀斋半夜有电报到,邮差误将“斋”认作“齐”字,在门外大叫“屋里有沈茀齐吗?电报!” 第二天吃早饭时,潘对沈说:“昨晚邮差大不敬,将尊兄的下半截割掉了。”同桌人大笑不已,冯友兰笑得喷饭。

包拯劝酒,王安石就是不喝。慈禧为闻果香,消耗16万个苹果。你所不知道的名人轶事(二)

慈禧为闻果香一年消耗16万个苹果

慈禧有许多嗜好,其中之一就是摆果闻香,每年消耗的水果价值惊人,仅苹果一年就近16万个,平均每天400多个!据光绪二十三年( 1897年)清宫档案记载,这一年慈禧、光绪、隆裕三人消耗鲜果有:苹果15万8千个,各种梨24万个,其他如樱桃、李子、杏、槟子等都在几百筐,葡萄、山楂都在1万6千斤以上。慈禧的确很奢侈,比如吃豆芽,要求一根儿一根儿的把豆芽上的须子全部摘掉,同时还不能弄断豆芽。不过,内务府贪腐也是出了名的,不排除虚报开销以肥私的可能。

包拯劝酒,王安石就是不喝。慈禧为闻果香,消耗16万个苹果。你所不知道的名人轶事(二)

钱锺书质疑毛泽东的文章

20世纪50年代,凡是能参与翻译毛选的人在公众眼里都是很“牛”的。钱锺书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当钱先生的朋友们向他表示祝贺时,他却惶恐地表示这件事不好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虽是这么说,但钱的翻译不仅效率高,做事快,而且总有令人佩服之处。

有一次,钱锺书在翻译时发现毛选中有段文字,说孙悟空钻进庞然大物牛魔王的肚里去了,觉得不对。熟读《西游记》的钱锺书坚持说,“孙猴儿从来未钻入牛魔王腹中”。这个情况汇报到胡乔木那,最终把所有的主要版本的《西游记》统统拿来核对,结果证明钱先生说对了,不是牛魔王而是铁扇公主。其实在这之前有很多人怀疑过这段话是否恰当,但由于是1942年毛泽东写的社论,很多人觉得根本碰不得,直到钱锺书毫无芥蒂地指出来。

包拯劝酒,王安石就是不喝。慈禧为闻果香,消耗16万个苹果。你所不知道的名人轶事(二)

康生教江青偏方治牙病

中共“九大”以后,康生和江青的关系十分密切。江青有次牙龈发炎,康生知道后,热情而耐心地建议江青用竹盐水漱口。江青同意后,康生又把江青的厨师程汝明叫去,亲自教程师傅如何做竹盐水。康生说:“用新羊的竹子,把大量的海盐灌到竹筒里,再把竹筒放进烤箱里烤。这样连竹子里面的内膜都碳化了。盐也烤得黑乎乎的了,倒上水,用这水漱口,几天以后,牙病就好了。”江青遵嘱认认真真地做了,还真管用,几天以后,牙病就好了。为了感谢康生的关心,江青把康生请到她的摄影室,亲自给康生照了张标准像,并放大16寸,送给康生。有次康生咳嗽,江青为了保护他的脖子不受凉,亲自送康生一条她自己设计的赖皮围脖。

包拯劝酒,王安石就是不喝。慈禧为闻果香,消耗16万个苹果。你所不知道的名人轶事(二)

“猫王”当兵不想被照顾

1957年12月20日,“猫王”埃尔维断·普莱斯利接到入伍通知。次年被分配到第3装甲师,派驻德国弗雷德堡。该师有“矛头”的绰号,囗号是“要么胜利要么死亡”。普莱斯利被分配在第32装甲团第1营C连侦察排。他认真参加各种训练和演习,因为不想让别人以为他受到特别关照。他曾对美国武装部队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说:“我知道大家都等着看我笑话,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出丑,认为我坚持不下来。于是我竭尽全力想证明他们错了。我不仅证明给大家看,也给我自己看。”驻德期间,普莱斯利还因为枪法准得到过奖章。

包拯劝酒,王安石就是不喝。慈禧为闻果香,消耗16万个苹果。你所不知道的名人轶事(二)

(来源:文史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