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宁11月27日电 (彭远贺)“南宁园博园生动再现了《一幅壮锦》中描绘的绿水青山、屋舍俨然、良田美池、繁花盛开等生态美景。”在第十二届园博会筹办指挥部招商招展部的林婉露看来,园博园的建设过程,就好比广西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一幅壮锦》里“织梦—追梦—圆梦”的励志故事。

2016年4月,南宁市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的承办权。作为一名园林人,林婉露感到十分高兴——梦想中《一幅壮锦》的美景将变为现实。当得知第十二届园博会筹办指挥部正在遴选工作人员,她立即报名。经过层层选拔,2016年9月,林婉露从南宁市狮山公园抽调至第十二届园博会筹办指挥部招商招展部,正式成为第十二届园博会筹办工作大军中的一员。通过自身的努力,她从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脱颖而出,担任招商招展部综合文书组组长,负责统筹招商招展部日常办文、信息报送,编写工作方案及总结、会议材料等综合工作。

林婉露(右二)与同事一起在建设现场讨论展园建设情况

从原本比较平稳的公园行政工作,转换到如火如荼的展会筹办工作,林婉露坦言,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她很快适应了高效的园博节奏,两年的筹办工作让她快速成长起来。“南宁园博园即将建成开放,我们的园博梦就要实现了。”她一脸兴奋。

第十二届园博会招展工作按照“精和特”的思路,共设置中华城市展园、东盟园、丝路园、广西园、设计师园和企业园六大主题展园,展园共计80个,其中:中华城市展园44个,东盟园10个,丝路园9个,广西园1个,设计师园5个,企业园11个。

“在园博会筹办工作中,我面临第一个大的挑战,是在较短时间内拟写中华城市展园44个城市的招展材料。”为了按质按量完成任务,林婉露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储备了44个招展对象城市的历史文化、园林绿化、参加历届园博会情况等资料。

每一个招展对象城市的情况不一样,每一份材料也不相同,林婉露一写就是44份。“外出招展是代表南宁市发出盛情邀请,准备工作要充分,材料更不能马虎,必须经过逐字逐句地打磨推敲,再三核对相关数据,多层级的审批核改。最终,五易其稿后获得了通过,顺利完成了外出招展材料的准备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招商招展部圆满完成了中华城市展园44个城市的招展任务。

办公室里的林婉露

为进一步扩大园博会的影响力,打开招商工作局面,招商工作组分赴北京、云南等地举办30多场招商招展推介会。“刚开始写的推介发言材料很长,又不能千篇一律,想表达的太多,抓不住要点。几场推介会下来,我觉得要转变思路:园博会好在哪里,听众想获取什么信息。”林婉露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认真学习自治区党委、政府,南宁市委、市政府关于园博会筹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综合文书组的同事讨论修改推介材料,重新总结提炼举办园博会的重大意义和特色亮点,重点介绍招商合作项目,并根据推介对象有针对性地调整材料内容及语言风格,使得亮点更突出,语言更贴切。

“会后我经常复听会议录音,记录下现场生动的语言表达,在下一次的写作中灵活运用;将现场发言稿与自己拟写的讲话材料一对比,很容易就找到不足之处,经过不断地修改完善,推介材料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也提升很快。”谈到工作岗位的锻炼,林婉露心存感激。

目前,南宁园博园进入试运行阶段,主展馆展陈工作正紧张有序开展,林婉露的工作方向也有了新变化。新任务新征程,但她的心情早已不一样,多了一份从容自信。

“我们现在筹备宜居·城市馆的专类展,展览看过不少,真正办展还是第一次,招展小组前期走遍了南宁市的室内展馆,拍摄收集了上万张展览照片,拜访了许多办展专家,聆听了赏石、插花等大师的指导。”林婉露的办公桌上多了几本展馆策展与运营管理的书籍。“多看点书,学得更全面系统,对办好室内展览很有帮助。”

在杭州园里的林婉露

“虽然每天坐在电脑前工作,面对白色的纸张、黑色的文字,看不到园区的色彩斑斓,但办公室的工作和现场建设是相辅相成,我们都是园博园的建设者,都是园博山水画卷的‘织梦者’。”林婉露说,“参与园博会的筹办工作,就像打开了一扇花窗,让我发现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最近,对园博激情满满的林婉露,还在编写与园博有关的情景剧剧本,打算拍一部记录园博“织梦者”的微电影。“我希望把近两年园博园建设者工作中的闪光点与美好记忆,通过这种方式演绎、保存下来,延续园博人执着追梦的精神。”

林婉露的小梦想,因园博梦变得更大了,在追梦的过程中,她结识了志同道合的队友,也收获了肯定和赞誉。2016年她获得南宁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公文写作三等奖;2017年获评南宁市“巾帼建功”标兵、“南宁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撰写的论文入选“砥砺奋进五年发展成就辉煌”——迎接党的十九大理论征文活动优秀理论文章。

“生态宜居园林圆梦”,今天,众多园博“织梦者”用激情和智慧绘就出生态文明的七彩画卷,用信心和实力承办一届精彩的园林盛会。2018年冬季,邀您一同见证园博圆梦的美好时刻。(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