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2019年3月底,广州绿色金融街已进驻广东绿色金融投资控股集团、大业信托、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南航保险经纪公司、广东粤科共赢创业投资基金等219家绿色机构,注册资本金达135亿元。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花都此项工作的定位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的新平台、“一带一路”建设的助推器。

绿色金融街集聚效应初显,219家绿色机构已进驻

广州绿色金融街。受访者供图

4月18日,绿色信托标准制定工作研讨会在花都举行。来自银保监会、信托业协会、各管理机构、信托公司以及行业专家等领域嘉宾代表,共同就制定绿色信托行业内自律性指引进行探讨研究,旨在促进信托公司发展绿色信托业务,合理配置资源更好地推动实体经济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花都区发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优势,积极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产品服务创新,着力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生态环境,初步形成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

让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实现共赢

当前,信托业已成为金融行业的第二大子行业,而绿色信托是绿色金融提出后衍生的概念,属于绿色金融的组成部分。据介绍,绿色信托主要指信托机构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经济活动,通过绿色信托贷款、绿色股权投资、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慈善信托等方式提供的信托产品及受托服务。

“绿色信托首先是信托,需要遵守信托业的发展规律和要求。”研讨会上,银保监会政研局产业金融政策处处长李晓文认为,金融业的本职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绿色信托可以利用资金资源的优势,引导和督促企业遵循可持续绿色发展的理念,为实体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她说,这也能让信托机构在投资时规避环境风险损失,把绿色成本进行收益性转化,在推动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让企业和信托机构实现双赢。

花都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具备形成绿色产业集聚发展的条件。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正式获批,由此拉开了广东探索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的大幕。其中,花都承担率先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的任务。

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花都此项工作的定位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的新平台、“一带一路”建设的助推器。

而绿色信托标准制定同样也是一项金融创新工作,与花都的发展不谋而合。作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唯一的信托公司,大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俊标对此深有体会:“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花都区为核心,这既是机遇也是责任,目前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绿色信托在花都也能得到独特的制度优势。”

“现在试验区已经有了绿色保险、信贷等金融标准,绿色信托标准的制定也将完善花都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花都区金融工作局局长石茂胜说,绿色信托标准能识别绿色企业和产业,实现金融资产的良性配置。接下来,花都将助推制定绿色信托标准,逐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金融数据库和产融对接线上平台。

219家机构进驻绿色金融街

在花都区迎宾大道中与商业大道交会处,建设有绿色金融研究中心、绿色金融创新中心、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三所机构,配套齐全的崭新写字楼内,进驻其中的金融机构与日俱增。

截至2019年3月底,广州绿色金融街已进驻广东绿色金融投资控股集团、大业信托、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南航保险经纪公司、广东粤科共赢创业投资基金等219家绿色机构,注册资本金达135亿元。

走进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反映着全省碳排放配额市场实时交易情况。“目前,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累计成交配额突破1亿吨,总成交金额超20亿元。”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国五个试验区中唯一一家设在当地的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中心不仅为广州地区提供碳金融服务,还辐射到广东乃至华南,碳金融项目正以控排目标促进绿色金融的整体发展。

此外,花都区积极推进建立基于林业碳汇的生态补偿机制,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选取花都区梯面镇3万亩生态林开展碳汇业务试点。

“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我们将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示范区。”石茂胜表示,花都区将加强与港澳的金融机构互设,支持粤港澳的金融机构跨境互设和开展业务,加快湾区绿色金融市场多向开放进程。同时,强化产品服务创新,探索合作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基金,加大对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基建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试验区内企业通过港澳市场发行绿色企业债。

在绿色金融标准建设上,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等共同参与研究,加快构建粤港澳地区互认互通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标准、绿色项目认定标准、绿色信用评级评估标准、绿色金融统计标准等标准系统。

“我们还要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和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试验功能,加强双方在绿色金融能力上的建设,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产品开发、环境风险管理、绿色可持续投融资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培养更多绿色金融人才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石茂胜说。

南方日报记者 周甫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