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头上动土是什么感觉?塔利班刚刚过了一把瘾。据路透社报道,塔利班1月27日宣布击落一架正在执行情报任务的美国军机,机上包括多名CIA人员在内的成员死亡。


美国在塔利班和伊朗面前缩头,还隐瞒伤亡情况,背后或藏3个原因


  正调查坠机原因的美方拒绝回应塔利班方面的声明,并表示没有证据显示这架飞机是敌方击落。资深人士认为,美军坠落的这家飞机是E-11A战场通讯中继平台,当地媒体声称现场发现了6具遗体。塔利班则继续搜索2名幸存者。

  塔利班与美军的实力对比极为悬殊。但塔利班却敢于公开跳出来认领责任,强大的美军看起来却遮遮掩掩,貌似试图淡化这次坠机事件,显得不太正常。从常理来看,塔利班无疑是在向美军挑衅,甚至可以说是在羞辱美国,但美国居然不愿证明回击,躲躲闪闪。

  如此荒谬的一幕此前不久也曾出现。科威特一家主流报纸1月19日报道称,伊朗本月8日对美军驻伊拉克阿萨德空军基地进行报复性导弹袭击,导致16名美军人员受重伤。这16人已经转移到科威特艾哈迈德-贾比尔空军基地的一个医院治疗。另据《火炬报》消息,16名美军人员的伤情并不乐观,有的被严重烧伤,有的被炸伤。经过手术后,他们都已进入重症监护室。

  此前,无论是白宫还是五角大楼,都声称伊朗的空袭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只是多人因爆炸而引发脑震荡症状。总而言之,就是毛毛雨而已。白宫还夸赞美军的预警系统,似乎还在暗嘲伊朗的导弹准星不够。

  可见,无论美方如何辩解,其实都瞒报了伤亡情况。从现场视频和图片上来看,营房和很多设施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基地被炸,相当于对美军宣战,但美方却选择了息事宁人。尽管有种说法认为,美军暗杀苏莱曼尼自觉理亏,因此允许伊朗找回一点面子,双方都形成了默契,都是戏精。问题是,长久以来,美国何时容忍过自己的军事基地公然遭到空袭却不还一枪?

  面对伊朗的公开挑战和报复,就这么忍了,意味着美国在西亚的策略已经走到了一个拐点。反美势力由此获得一个明确的讯息:尽管还能派出包括航母战斗群、战略轰炸机、隐形战机等先进装备在内的“豪华阵容”,但美国无心也无力在中东发动一场局部战争。

  西亚原本就是泥潭,美国现在不想再继续砸钱玩下去了,但又不能像白宫设想的那样拍拍屁股走人。按照白宫的设想,美军应该从叙利亚、阿富汗完全撤出,反而遭到五角大楼的掣肘,因此还要留下一部分军力来看场子,实际上就进入一种尴尬且难受的局面。反美组织可以放心大胆地采取行动,有恃无恐地争抢地盘,有条不紊地来个农村包围城市。放心大胆地干吧,反正美国也不敢真打大打!

  在2020年中东的第一场冲突里,美国学会了缩头,学会了认栽,学会了以忍为主,这是极为不寻常的现象,背后或有几个重要原因:

  1、美军重心加速向东亚转移

  放弃在西亚的重兵部署,甚至忍气吞声,美军无疑在调整重心。按照白宫和五角大楼的部署,美军要把多数资源和注意力都集中到“长期战略对手”身上,以应对“大国竞争”。现实是,美军也正在调整重心。


美国在塔利班和伊朗面前缩头,还隐瞒伤亡情况,背后或藏3个原因


  根据日媒报道,美国濒海战斗舰“蒙哥马利”号在1月25日(大年初一)流窜到相关岛屿附近航行。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发言人大言不惭地声称:2020年的首次“自由航行”活动符合国际法,是和平进行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日本共同社1月26日引述美日相关人士的话说,美英加澳新5个国家组成的“五眼联盟”将启动扩大程序,日本、韩国和法国将加入。各方将建立新的情报合作机制,深化合作。“5+3”框架将发展成为遏制与抗衡崛起大国的工具。未来形成的“五眼联盟PLUS”行将在网络、太空等领域形成一体化情报网络,对抗特定大国的地缘影响力。

  2、放弃鸡肋,转而追逐高价值目标

  阿富汗对西方来说就是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每次发动阿富汗战争,最终的结果都是得不偿失。

  遥想1839年,英国派出21000人的军队轻而易举击溃了统治阿富汗大部的亲俄势力,攻占坎大哈,还在喀布尔建立傀儡当局。英方对阿富汗“战五渣”的实力表示不屑,随即将精锐调往东亚,与清朝进行鸦片战争。结果,出事了。1841年11月2日,喀布尔爆发大起义,英勇的阿富汗人民用原始武器沉重打击英军,迫使英方同意撤出4500多军人和12000多随行人员。由于英国人背信弃义地拒绝交出大部分武器和弹药,阿富汗人民在胡尔德-喀布尔山口、扎格拉达克山口等地设伏,几乎全歼英军。这次阿富汗战争令装备精良的英国人付出3万人被歼灭的代价。“帝国坟场”的称号不是白来的。

  这次美军搜集情报的飞机在阿富汗不明不白地坠毁,即便真是塔利班干的,按照美方现在的“缩头战术”,恐怕也不会承认。毕竟,与塔利班达成和平协议才是白宫的首要目的。


美国在塔利班和伊朗面前缩头,还隐瞒伤亡情况,背后或藏3个原因


  塔利班现在是光脚不怕穿鞋的,反正阿富汗很多地区已经被西方搞得跟石器时代差不多了,还有什么可在乎的!美军不是没有常驻10万大军进行猛烈的打击,可结果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阿富汗的崇山峻岭,吞噬了美国军人的生命和美国的财富,而且见不到什么明显收益。现在美方已经下定决心甩掉这个包袱,转而去富庶的东亚追逐高价值目标。

  3、美国不认为从中东撤走部分力量会危及霸权

  1月21日,不情不愿的韩国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之下,宣布“独立派兵”到霍尔木兹海峡。这一方案是青瓦台经过利弊权衡,拿出的折中方案。美国表示理解,而伊朗则表达了忧虑。

  对美国而言,韩国是不是“独立派兵”并不重要,因为连韩国自己都不是独立国家,而是在美国刺刀保护下才得以苟存的盟友和跟班。韩国向霍尔木兹海峡派遣军舰,其实就是为了给美军减轻负担,让美国可以从容地将部分军力从中东转移到热点区域。

  除了韩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沙特等盟友都根据美国的指派而向中东调遣军力。美国正在最大程度地利用盟友体系的优势。这些盟友都非等闲之辈,装备精良,训练也比较到位,可以减轻美国的负担,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伊朗造成压力。

  在经历了与伊朗的第一回合交手之后,美国基本可以确认,伊朗薄弱的经济实力和虚张声势的军力决定了它最多当个秩序的挑战者,轻易也掀不起大风浪。美国纠集盟友摆出“不服就围殴”的架势,也让伊朗在做决定之前要三思。国与国之间的对抗要基于实力原则。伊朗虽然屡次触碰“伊核协议”,但只要没有研制核武,美国就可安枕无忧。更何况,中东还有以色列在看门。

  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性下降,也让美国获得可以适度调整力量部署的灵活性。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原油日产量已经猛涨至接近1300万桶,成为全球第一产油国。只要维持油价在每桶55美元以上,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就能获得投资回报。现在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供应过剩。

  而如果在主要产油区制造或者纵容紧张局势出现,在可控范围内影响产量,对于美国资本来说才是有利的。当沙特油条遭到伊朗支持的武装派别袭击时,美国为何显得冷淡和迟钝?不是没有原因的。只要美国确立的中东秩序没有遭到颠覆性破坏,只要不会影响美国的霸权,华盛顿或许还盼望出现一些混乱和意外。


美国在塔利班和伊朗面前缩头,还隐瞒伤亡情况,背后或藏3个原因


  对于美国的“战略对手”而言,就不能让美国从容地进行军力调整,一定要打乱白宫的计划。下围棋的朋友都知道一句话:敌之急所即我之急所。美国想从中东抽身的意图已经相当明确,现在要做的就是打算美国的节奏。

  苏莱曼尼被美军暗杀或许带来一个重大机遇:在一场可能爆发的灾难性大规模战争阴影下,中东很多国家都希望寻找另一个可以发挥影响力的大国基平衡目前的局面,以逐渐取代不可预测的白宫。稳定的中东对能源进口国来说至关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越来越需要亚洲第一大经济体在中东扮演安全角色。考虑到2019年11月原油进口达到刷新纪录的每天1113万桶,出于保证能源稳定供应的考虑也应该有所作为。

  2016年宣布的中东问题三原则是:不寻找代理人、不搞势力范围、不填补权力真空。现在看来,在遵守上述原则的同时,也要主动出击,主动作为,主动向外扩大安全边界。不能等到美国将篱笆扎到家门口。小学时,听到新闻里那句“千军万马过海峡,万里惊涛把路开”激动万分,现在自己的孩子也快上小学了,为了让统一大业实实在在地提上日程,必须要善于凭借自身实力去做一些勇敢的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