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属于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皇帝内经》中就有了望舌诊病的记载。古代的医者们根据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结合临床治疗创造出了舌诊学,直到今时今日也是中医诊病的独特诊断方法之一。

中医在诊病时通过观察舌质和舌苔了解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的变化。所以《辨舌指南》就有:“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现六淫之深浅”的记载。正常的舌象:舌质颜色淡红,鲜明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薄白,均匀而滋润。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健康的人体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这是气血调和的征象;如出现舌色较正常浅淡,红色较少而白色偏多,则提示机体气血两虚;如舌色呈鲜红色,或是舌色深红带暗红色,则机体有热证;如舌色出现青色或紫色,则提示机体气血运行不畅。

除了望舌体,望舌苔也是辨证的依据。正常的舌苔是透过舌苔隐隐见到舌体;如舌苔分布深而稠密,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的,提示胃肠内有宿食;如舌面湿润滑利,伸出舌流涎欲滴的,提示机体寒湿过甚,阳气虚衰;如舌苔干燥少津,望之枯涸的提示机体热盛伤津,阳虚气不化津。

这只是舌诊知识的微小一部分,我们学习一些简单中医的知识,不仅增强自身的健康意识,同时也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