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家按:我國中小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然而隨着疫情蔓延,本來死亡率就極高的中小微企業羣體,存在着“大面積團滅”的風險。就此,黑馬實驗室導師、加華資本創始合夥人宋向前呼籲:國家在半年內降低甚至免徵增值稅及所得稅,延緩彙算清繳等稅政改革的推廣週期。減稅讓利,挽狂瀾於既倒。

大難之年必有大變。1960年庚子是三年自然災害的開端,全國大面積受災,老百姓陷入前所未有的饑荒。但也正是這一年,中國第一枚地對地近程導彈“東風”1號發射成功,打破了“中國導彈上不了天”的國際流言,東方巨人就此觸地反擊。疫情當前,前線戰士衝鋒陷陣,作爲大後方的我們,在保證物資糧草足量供給、出錢出力的同時,更需要站高一層,多想一步。2003年非典一役沒教會我們的,我們必須在這場聲勢浩大的變種疫情裏,徹底看清楚、想明白。

圖片來自雪球
經濟寒冬,GDP保六壓力大已不再是預測,而是市場對中國經濟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的全面共識。冠狀病毒的疫情一來,遭殃的絕不僅僅是百姓的身體,更可能是最廣大的底層民心。
《崩潰》這本書在疫情期間值得一讀。書中談到,由於現代社會系統的複雜性與各環節之間的耦合程度越來越高,系統的容錯率大幅降低。整體的複雜與局部的高度耦合,都是爲了保證系統能夠安全運行的程序進化,但也正是這兩大特徵,使得一旦系統中某個細微節點出了問題——通常是難以被全社會警示的細節問題——系統就會面臨全線潰敗。
飛機失事、核電泄露、奧斯卡頒錯獎項,包括這一次的全國冠狀病毒疫情,都可以用崩潰系統的理論解釋。經濟發展帶來的城鎮人口流動、生活寬裕後對飲食的獵奇心理等,都加大了社會系統的複雜性,而疫情出現、地方瞞報、春運遷移等因素使得社會要素產生了環環相扣的耦合反應,從而導致了全國疫情的大規模爆發。
目前形勢來看,全國普遍延長假期,大多民衆閉門不出。這一年的經濟慘淡,大概率將始於疫情導致的餐飲、旅遊、酒店、零售等行業的蕭條衰敗。而這次的黑天鵝事件,會引發什麼樣的系統性崩潰?逐步走向關鍵期的經濟結構改革,是否會在這一節點的負外部效應下一退再退?
以史爲鑑。2003年抗擊非典,當年GDP依然保持在10%以上的雙位數增長。但有兩點可能被大家忽略了。
第一,SARS引起全國大規模惶恐的二季度,GDP增速爲9%,對比全年明顯走低。但得益於中國加入世貿不過兩年,經濟增長踩在風火輪上,疫情對於經濟的破壞力,在全年數據拉平後被大大弱化。
第二,遭受病疫打擊最大的是第三產業,2003年二季度的三產增速僅爲0.8%。但2003年時,中國的經濟結構中第三產業的貢獻率僅有39%,而2019年三產的貢獻率則達到了59.4%,消費產業的GDP貢獻更是超過78.5%。

2019年的中國,還能在經濟已搖搖欲墜的改革關鍵期,經得住如此劇烈的打擊嗎?A股市場年前超過7%的全面大跌,似乎已提前反映了市場預期。
兇狠的狙擊手,正在瞄準中國的心臟。
因此,眼下這場戰役不僅始於湖北、蔓延全國,更點燃了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心尖上的戰火。全國假期延長,疫情懸而未定,企業考慮得最多的問題無非是,上下游供應鏈開工情況如何了,現金流還能健康地走多久,一旦低消費局勢長時間不扭轉,2020年會不會是中小微大面積團滅的年份?
一直以來,廣大的中小民營企業始終是中國經濟的活水源頭,一旦他們的目標從掙錢變成了活命,經濟形勢之困頓可想而知。倘若多年積攢下來的改革信心就此毀之一旦,實在是積重難返、令人扼腕。
疫情是場大病,病來如山倒。但誰能開得出根治的藥方,又如何做到對症下藥呢?所幸這把藥引子,此刻就在國家手裏。
疫情見真情。這些天來,社會團體與有責任的企業紛紛捐款捐物,出錢出力地馳援湖北,甚至民衆們都在自發組織愛心車隊,送出一份份醫生愛心餐,從海外調動物資支持疫區。
但民間自發的救援行動多少帶着點無奈,甚至假冒高仿的口罩大規模流入市場,發國難財的專業黃牛對防護服坐地起價。人性正在被慾火拷問。
急切的形勢尚能如此應對,但疫情之後,經濟可預見的大面積滑坡,絕對不能靠萬達給商戶減免房租等民營企業的自發行爲託底。民間力量的相互救濟只能減緩問題,卻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這波疫情終有散去之日,但百姓心病的藥引子,依然實打實地握在中央手裏——減稅讓利,藏富於民。

首先,進行適應現狀的直接降稅減負。
國家稅收政策的本質是調整“民不患寡患不均”的社會收入結構,在保證社會資源效率最優的基礎上平衡各階層的稅收負擔。因此,根據疫情嚴重衝擊國民經濟的現狀,適當調整稅政是合理且必要的。
對面臨經營危機的中小企業,呼籲國家在這半年內降低甚至免徵增值稅及所得稅,延緩彙算清繳等稅政改革的推廣週期,一方面緩解中小企業面臨“無所得卻要交稅”的不合理局面,另一方面減少特定社會階層在經濟恢復初期的結構性矛盾。
其次,推行靈活用工、租金減免以惠民達衆。
直接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不可控勞動要素主要是人力和租金。國家應當自上而下地對地產業主給予規模化補貼,並通過減租免租等方式精準惠及中小企業,實打實地降低其日常經營負擔。
此外,基於疫情可防可控的前提,允許企業對勞動制度進行適時調整,根據其自身的經營狀況靈活決定用工政策,並在社保、五險一金等方面予以優惠補貼,幫助疫情期間依政承擔了鉅額員工成本的企業主們,度過眼下可預見的經營危機。
再者,精準滴灌,強化對服務業的資本支持。
衆所周知,對第三產業尤其是大消費與現代服務業而言,現金流堪比企業的大動脈。然而疫情對消費的直接衝擊及其引發的企業運營空擺,導致諸多企業的現金流遇到了短時週轉的難題。這其中不乏許多優質的創新型公司。
對此,國家應當充分鼓勵商業銀行爲中小企業拓寬融資通道,針對部分歷史經營業績良好、但迫於疫情影響遭遇現金流困境的企業,提供中長期的低息甚至無息貸款,並加大資本扶持力度,讓這些國民經濟的活水源頭,儘早恢復正常的經營狀態,繼續爲經濟民生貢獻力量。
最後,鼓勵創新商業模式,積極探索新資源。
中華民族歷來弘揚國難興邦的樂觀主義情懷,在疫情危難之際,智慧的民衆仍然創造出了諸多新的商業機遇。電商物流模式開創出避免直接接觸的自提貨方式,無人零售等提供了低勞動要素投入的經營模式優化思路,遠程辦公、虛擬社交、網絡遊戲乃至傳媒文化等傳統產業都煥發出了新的變革活力。
創新的動力在民間,百姓智慧值得更多來自國家頂層的資源傾斜。對於疫情期間獨特的社會消費環境下應運而生的新商業模式,政府應給予充分的重視與支持,積極探索新資源,以應對疫情後的經濟託底壓力。
大災之痛,痛定思痛。如今擺在當局眼前的,不再是對民營經濟懸而未定的政策支持,而是不得不做的全面激活。全面意在思維、政策、措施、決心。
民間再多捐款捐物和武漢加油,贏得都只是一次疫情的勝利,而人心的穩定,則必須、也只能依賴穩健的經濟增長和紮實的改革支持。爲中小微企業減稅讓利,降低最普遍民衆的稅收負擔,爲站在困境裏的民營企業提供低息貸款等多樣化的融資渠道,定向託底第三產業可能面臨的系統潰敗,以國家勢能拉動經濟的觸底反彈。此乃疫情之下的苦口良藥!
有恆產者有恆心,有恆心的民族有希望。人心的修復是比疫情治癒更難的國家工程,失去信心,失去一切。
看到民衆信心的喪失是悲觀者的視角,能夠藉此真正把該做的事情落到實處,把該有的政策加快推進,把國家對人民的責任化爲行動,這是樂觀者解決問題、反手回擊的方式。

能做事的人做事,能發聲的人發聲,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縱然是暗夜裏的熒火,也能帶給黑夜以光亮,不必執念於等候火炬。此後若無炬火,我便成爲這唯一的光。
正如普羅米修斯從阿波羅處盜取火種,即使他經歷風吹雨打,鷹啄隼食,也始終無懼爲人間送來光明。當下的我們,身處大災之年,同樣渴盼着廟堂之高可憂江湖之苦,痛快地減稅讓利,實在地藏富於民。
穩經濟、穩民生、穩消費才能最終穩人心,政府必須託底經濟,撫慰民生,方能振奮人心。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期許一個“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未來複興。全國人民都在等待着,期盼着。
在多災多難的年代裏,國家必須給人民最好的保護。帶着內部結構轉型的巨大負重奔跑的中國,偏偏又遇到了命運設好的艱難彎道。
企業生存的需求、經濟活力的激發都勢在必行,此刻我們亟待政府拿出手裏最正確的藥引子,挺直腰板,甩掉束縛,在這個彎道跑出絕美的弧線來,還世界一個更加強盛的中國!疫情倘若能帶來這些,2020年初的心痛就當爲值得!

#讓創業者不孤獨面對疫情挑戰#
黑馬大學APP“戰疫情”公益直播課 每天開講
2月10日 19:30-21:00 宋向前導師在線直播
敬請期待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