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4月18日电 日本科研团队18日报告说,他们在两年前为5名眼疾患者移植了异体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育出的视网膜细胞,目前已可确认这一临床研究的安全性,受试者没有发生明显的排异反应和副作用。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项目带头人高桥政代表示:“我们认为(该研究)的安全性已得到确认。对于用在哪些病例效果好等问题,将启动新的临床研究。”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是通过对成熟体细胞“重新编程”而培育出的干细胞,拥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分化潜力。与利用患者本人iPS细胞相比,用异体iPS细胞培育成组织细胞后再移植,所需费用和时间会大幅减少,因此相关研究在医学界备受关注。

据日本《每日新闻》等媒体报道,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移植项目负责人高桥政代18日在日本眼科学会总会上报告了这一成果。研究小组于2017年3月至9月开展了世界首个iPS细胞“异体移植”手术研究项目,为5名老年黄斑变性患者进行了单眼视网膜细胞移植,这些移植的视网膜细胞由他人iPS细胞培养而来。

临床研究旨在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据该团队介绍,上述5人均患有“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这是一种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逐步下降并可能失明的眼疾。2017年3月以来,研究人员将含有视网膜细胞的溶液用注射器注入5人的眼内。其中4人的视力基本得以维持,1人有所提升。未出现iPS细胞令人担忧的肿瘤化。

临床研究采用了京都大学储备的不易出现排异反应的iPS细胞,是由具有特殊免疫类型的他人细胞制成。与用患者本人细胞制作的iPS细胞相比,具有准备时间短和费用较低的优势。

研究人员称,这项临床研究的目的已经达成,使用异体iPS细胞的安全性得到了确认,今后还将进行新的临床研究以提高移植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