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许多多的网络段子里,“WiFi”可以说是最常见的被调侃对象之一。不管是各种关于“蹭网”、关于趣味WiFi密码的笑话,还是一些公益广告中对于“进门先问WiFi有无”现象的批判,都在表达着共通的一个事实,那就是如今的我们,对于WiFi网络的依赖程度前所未有。

  WiFi有什么好处?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立刻就能回答上来:速度快,不消耗流量。

  但是,如果有那么一些“权威”的报道声称,如今的家用WiFi网络,速度早已不及手机移动宽带,“连接WiFi反而会导致上网体验下降”呢?

  事实上,就在近日,一则中文题为《调查显示移动网络正在杀死Wi-Fi》的文章,被国内多家媒体转载。文中声称,一家叫做OpenSignal的海外技术组织经过调查发现,在全球33个国家,移动网络的平均速度已经超过了客户Wi-Fi连接速度。文章中同时附上了多张表格和相关数据,试图证明“在如今的时代,WiFi的体验已经被移动网络超越,WiFi正在被杀死”。

  emmm……作为一名自认为并不资深的IT小编,笔者首先不想吐槽那篇文章拙劣的中文翻译质量和混乱的逻辑。至少有一点我首先要指出的是:这篇文章中所称的“33个国家”并不包含中国。而文章所附的一份所谓的“调查数据表格”中所列举的中国WiFi和移动网络的带宽数据,也并不符合事实。

  为什么我敢这样说?这当然是因为我们同样也有数据作为支撑。

  2016年年初,笔者有幸参与了中国移动4G+(LTE-A)网络的华中地区首测。和现在一些媒体是在专门的试验网、在测试车里用仪器去跑分不同。我们使用的是市售的量产手机,测试的是实际建设好的多个网络覆盖区域。

  根据我们的测试,早在两年多以前,移动4G+网络在人口稠密的火车站附近已经能够达到超过150Mbps的实际带宽。而在偏远的城郊地区和老式“筒子楼”住宅区,则分别录得了140.44Mbps和98.38Mbps的最大带宽记录。即使将这些数据平均一下,超过100Mbps也绰绰有余。

  相应地,同样是在两年多以前,笔者也曾参与测试了国内某款千元以上的旗舰802.11ac路由器。我们使用了当时能买到的最好的无线网卡(和路由器之间的理论连接带宽高达1300Mbps),通过向路由器所连接的内网硬盘拷贝数据,录得了约58.8MB/s的实际速度,换算成实际带宽(小科普一下,带宽和网速不是一回事,两者单位分别是Mbps和MB/s,带宽除以8才是理论速度)大约是470.4Mbps。

  可能有的人看到这里会说:没错啊!你看在中国,WiFi的速度还是比4G+快多了不是么!然而,这些人忽视了两件事。第一,我们测试WiFi路由器时,测得的是它的内网传输速度,而不是运营商的入户宽带速度;第二,我们用的是最好的路由器和最好的网卡,它们的性能远非普通用户的家用路由器和智能手机自带的WiFi模组可比。

  换句话说,在中国,相对于当前大多数家庭所使用的“百兆宽带”(我相信这甚至已经算是相当高端的家庭用户了)来说,手机上的移动网络其实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实现了网速的超越。而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能说明。

  因为固定宽带需要你付费更多才能获得更大的带宽,而手机移动网络却不同,其网络提速、建设的责任在于运营商而非用户:对于任何一个现代手机的使用者来说,大家并不需要多掏钱,就能“一视同仁”地享受到移动网络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在这一前提下,只要你不是家中享受着千兆光纤入户的“壕”,那么当前的手机4G+、乃至即将到来的5G网络,是必然要比固定宽带更快的。

  什么,你跟我说流量不够用?emmmm………………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