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认为在水浒传中最易冲动,最粗心大意的是李逵。水浒传中,有很多例子都可以说明李逵这个人比较容易冲动,比较粗心大意,但是要论水浒传中最粗心大意,最易冲动的人,却不是李逵。此人是水浒传中的一流高手,却比李逵还易冲动与粗心大意。

我们首先说一下李逵这个人物,之所以说李逵这个人物易冲动,而且粗心大意,是有例子可举的。李逵的冲动,表现在他动不动就与人动怒,吃酒时,一听说店里没有牛肉或者没有鲜鱼,这就要打店小二。捉个鱼,一听说打渔的主人没在,不敢给捉,他也要动手打人。

这个人动不动要不就是打人,要不就是杀人,极易冲动。李逵本人可以用魔鬼两个字来形容,这个人冲动起来极其残暴,杀人“吃肉”。顺便说一句,他曾吃过人肉。在他杀李鬼的一家时,曾经有吃过李鬼的肉。我们再说一下他的粗心大意,在水浒传中,有两件事足以说明李逵的粗心大意。

第一件事,就是他在接他的老母亲回梁山的时候,偏走小路。走小路时,当时他的母亲说口渴,他竟然把他的老母亲放在了一个地方,他自己去找水了,难道他就没有想到这山林之中多豺狼虎豹吗?他的老母亲一来年纪又大了,二来眼睛又瞎了,他真能放得下心。

其实他就是粗心大意。曾经别人就告诫过他,一定不要走小路,小路多大虫。但是他没有听,粗心大意的他带着他的老母亲还是走了小路。在他给他老母亲找水的时候,他老母亲让老虎给你吃了。还有一个例子,也说明他粗心大意。有一次,他机缘巧合的做了审案子的假官员,其中一个案子是关于宋江的案子,别人告宋江强抢民女。

这个时候,他听到宋江竟然做下这等事,也不细查,就提着板斧去了梁山,把梁山的大旗给砍倒,然后又要说找宋江算账。那么在水浒传中还有一个人,其实比李逵更容易冲动,更粗心大意,这个人还是水浒传中的一流高手,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杨志。

杨志的武功远高于李逵,杨志曾经与林冲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此人是将门之后,习得一身武功,而且在领兵作战上还颇有心得。为什么说此人最易冲动呢?在怒杀牛二的那一回,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当时他身无分文,就卖起了他的宝刀。

这个时候,牛二就来戏弄他,本来他不理牛儿就可以,要不把他痛打一顿,但是在牛二冷嘲热讽下,他竟然没有耐得住自己的性子,把他给杀了,其实说的是误杀牛二,其实杨志就是冲动,把牛二给杀了。杀掉牛二之后,杨志就后悔了,这一点和李逵不一样。

李逵杀了人之后不后悔,但是杨志杀了人之后特别后悔,这就是他冲动的表现,正所谓冲动者,行之,悔之。李逵是一个恶人,他一冲动就伤人,就杀人,但是伤过杀过之后几乎没有后悔过。杨志是一个将门之后,相对来说,他是很有素质的,他平时不做恶事,但是此人一冲动也伤人或者杀人,之后就非常后悔。

那么表现杨志粗心大意的事情就更多了,比如他两次押送货物都给丢了,第一次是押送花石岗,第二次是押送生辰纲,这不能不说,是他粗心大意导致的。押送花石岗时,可不止是他一队,但是偏偏就他这一队遇到了风浪,货物石沉大海。

所以说此人是水浒传中的一流高手,却是最容易冲动,最粗心大意的人,他的冲动与粗心大意远远超过了李逵。作为看官的您,认为杨志是这样一个人吗?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