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有不少人加我,有些人提到了对于开口说英语这件事情特别困惑。觉得明明苦学多年,但是一到开口却犯了难。所以今天就把这个问题拿出来,好好说说开口说英语这件事情。

心态准备

不怕犯错

包容自己,犯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就算是我们说中文,偶尔也会遇到口误和笔误,更何况是英文呢?错了没关系,改正过来就好了。

不怕丢脸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还是比较含蓄的,希望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如果做得不好,甚至就干脆不做。

就像很多人认为的,语言是一种工具,那如果工具不用起来,就等于白费。

记得之前看一本书,一家人同时去国外生活,小孩子学英语的速度比大人快得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孩子没有犯错的概念,他们只是说而已,如果错了,那就再说一遍。慢慢在生活中也就记住了很多表达。

不要着急

大家想一下, 如果一个小孩子一出生就会说话,那是不是很可怕?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恨不得自己一学英语就能会交流。作为家长,很多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一张口就会说英语。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都有个静默期,用小孩子学英语来举例。在刚出生到会说话,看似没有做什么事情。但是他们身边围绕的家人无时无刻都在和他们沟通交流。这个阶段他们在积累素材,为说话做准备。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一天都在看美剧,晚上睡觉的时候,脑海里会冒出一些句子,甚至有时候不知道什么意思。我猜这个过程应该有点和婴儿积累语料库类似。

语音语调

美音还是英音

刚读大一,我很纠结。后来发现我想多了,我只能是中音。就像小时候在想是北大好还是清华好。如果真的要选择,向美音靠拢会比较好,因为世面上是美音的材料比较多。学起来会比较方便。

口音的问题

其实不用太纠结口音的问题。就像说普通话,普通话标准加分。但是如果你的表达流利清晰,不妨碍日常沟通交流,偶尔的前后鼻音不分,反而会成为你的特色。

而且口音这种东西是日积月累,想要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前期,把精力放在内容上,可能产出比更高。

具体方法

积累自己的素材库

每个人的说话表达方法不同。最好的方法是把不会的表达记下来,然后通过各种渠道找到比较地道的表达。这样就能形成自己的素材库。下次遇到类似的表达也能记住。

高中和大学我都有这样的习惯。我会把新学到的表达记在我的一本专门的笔记本上,标上日期。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背。

输出带动输入

大二我的口语依然不好。我想了很久,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其实我的听和读是够的,但是输出很少,我们的口语只是在课堂上使用, 写作也只是写作课上老师规定要写。

语言分为输入和输出,平时的学习以输入为主,输出为辅,虽然也在有意识地积累表达,但是用不上。就像只是如何学自行车的书,但是从来都没有骑过车,因此还是不会骑车。有了输出的途径,我比以前更加有意识地积累自己不会的表达,熟悉以后应用于我们的对话。

找语伴

如果你有一点英语基础,那可以找语伴,能找到外国语伴最好。找不到外国朋友也没有关系,可以找有英语基础的小伙伴。

大学的时候,我和学姐是语言搭档。我们每天晚上八点一起用英语聊半个小时的天。这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多月,积累了400多条表达。

那段时间,有了输出的途径,我比以前更加有意识地积累自己不会的表达,熟悉以后应用于我们的对话。

对于基础稍微弱一点的小伙伴,也不用着急,可以通过看文章,把文章复述给自己听的方式,来进行练习。

祝你们找到合适的语伴!

cyingyu52000

微博:潮英语

用尽全力让你喜欢上英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