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几天有个奔驰发动机漏油,女车主维权的事。

持续发酵多天之后,女车主和奔驰公司和解,答应换车并进行一系列赔偿。

额,(⊙o⊙)…

今天又看见一个女车主坐车盖维权的事,这回是凯迪拉克。

说是,也同时存在收取金融服务费、改装费、上牌费1.7万不开发票等问题。

奔驰女车主的维权,把行业内幕扯开了一个口子,要放在阳光底下晒一晒了。

这个事也不新鲜,就拿奔驰女车主这事来说。

她贷款买车的时候,交了一笔1.5万的所谓金融服务费。

如果不交金融服务费,销售员就说什么贷不下来款啊,车不卖啊。

女车主交的金融服务费是直接打进私人账户,而且没有原始税收凭证,明摆着的违法行为。

不仅西安,济南一家4s店被曝光不买保险就不卖车。

这汽车行业乱收费的潜规则成为了明规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二、

另外,不单单是汽车行业,买房啊,租房啊,都会遇到这种乱收费的情况。

年初不是个税改革,房租可以抵扣应税所得额嘛,中介以这个为借口,每月涨了200块。

虽然,国家敲打了中介,不让乱收费。

可中介市场信息极其不对称,现在还属于卖方市场,还是会被黑心中介钻了空子。

首先就是中介费。交易双方在中介的撮合下完成交易,就需要收取中介服务费。

但是,中介费也是有标准的

早在几年前,北京市就下发了通知,规定中介费不超过2%,少数特别复杂的交易,可在规定的收费标准基础上适当上浮,上浮幅度不得超过10%。

但是一些中介打着”特别复杂“的旗号,另外收取服务费。

什么是特别复杂,在中介眼中,只要不是卖出个人所有的产权明晰的商品房,买方全款购房,别的都叫特别复杂。

本身2%的中介费,加上各种服务费,一下涨到2.2%。

许多人害怕省小钱吃大亏,也就咬着牙接受了。

另一种收费,叫贷款服务费,是需要贷款的人办理贷款手续产生的费用。

但是根据中介工作人员介绍,收取贷款服务费似乎已成为一种“行规”。

这费用中介公司收取,有什么依据吗?

问了公司的法务,说是如果中介公司事先向客户说明了有这么一笔贷款服务费产生,而且客户愿意接受这笔费用,并写进了合同,那么是可以收取的。

但是中介公司表示中介费包含了交易、按揭服务等费用,那么就不应在收取贷款服务费了。

除了这两种,还有房屋的代办费用。

代办的事情有入住手续和房产交易登记等,费用上限分别是200元和500元,超过上限10%的,就需要注意了。

至于其他各种名头的费用,中介公司必须明确写出费用包含什么,保障什么,如果没有明确写出,合同里也没有包含,那就属于乱收费。

该拒绝就拒绝,该投诉就投诉。

三、

无论买房还是买车,如果真到了维权的地步,合同就是一个关键。

可很多中介公司的套路就是,人一来,就逼着签合同。

想看合同?就不给你机会,才使得许多霸王条款暗度陈仓,蒙混过关。

合同一定要抢过来认真看,找出不合理的条款与对方商量改妥后再签字。

如果是买房,要亲自审查房东的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原件,三证俱全才可付款。

另外,一定要清楚中介收费的项目对应什么服务。

绝大多数中介公司只提了收取中介服务费标准,却对于收取中介服务费对应的服务项目服务闭口不提。

白白交了服务费,却没享受到服务,气不气?

即使交了所谓的服务费,我们也有权利索要收据以及原始税收发票。

对于超出标准或者没有明确表明服务内容的收费项目,一定要理直气壮拒付。

很多人嫌中介费高,就私底下与经纪人交易,千万不要这么做,后患无穷。

因为房源信息本来是属于公司的财富,这样做已经违反双方合同,还容易遭到公司起诉。

还有某些黑心经纪人勾结外人冒充假房东行骗,诈取钱财后逃之夭夭,消费者白白遭受损失又无处追偿。

如果遇到态度强硬的黑心中介自己利益受到损失,做好录音保留证据,到当地工商部门或者房地局部门投诉,也可以拨打12358投诉。

绝对不当“刀俎”下的“鱼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