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首都发展史上标志性的事件,北京常住人口首次实现负增长!

楼市资本论得知,北京在过去的2017年总人口减少了2.2万人,城六区人口减少74万人,疏解非首都功能政策可谓取得历史性进展。

城六区常住人口持续减少,下降74万人,这是什么概念?

楼市资本论查询资料显示,河北的永清县人口38.8万,香河县人口33万人,合计72万。北京市城区减少的人口,相当于减掉河北2个县!

今天我们要关注的是:这74万人去哪里了?

楼市资本论研究院有个很准确的答案,那就是五环外。再具体些就是,北京疏解的人口正向东南西北4个方向,向郊十区和环京区域进军!

我们有一个判断:京郊区+环京定居时代来临了!

1

人口流向一:北京东面

北京人口正奔向另一个中心,副中心。

下面这张动态图显示的是晚六点时段的20分钟内,北京上班族使用滴滴出行的通勤流动示意图。

可以明显看出,晚高峰时段通勤车流如水滴般由北京中心城区向四面八方散去,其中往通州区域的亮度聚集成团,远高于其他区域。这也证明了,向东就是北京通勤人口聚集的一个主流方向。

随着城市副中心的逐步建设,产业居住功能的日益完善,这个趋势会更加明显,会有更多的人口向东聚集。

1、向东疏解第一梯队:通州副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以千年大计通州副中心为带头大哥的京东组团,是疏解政策最密集的目标区域,自然也是疏解落地的最大热点区域。

北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等北京市最高领导层,自2017年年底就已经率先开启第一批往通州副中心的搬迁工程,按照计划第二批为北京市纪委、市监察委、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部门。

据媒体消息,2020年北京市政府全部搬迁完成后,最终将带动40-50万人东迁。这的确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2、向东疏解第二梯队:北三县

看看夜晚最亮丽的灯,就知道,一路向东的路有多少拥挤。

楼市资本论认为通州副中心不单是北京向东疏解的火车头,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火车头。

辐射带动河北廊坊北三县的燕郊(三河)、大厂、香河的协同发展,也是重要使命。

比如,北三县的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但它毫无疑问已经是北京通勤系统中的一部分。每天早高峰降临前,数十万燕郊通勤族跨越白河涌入北京,去往各自办公地所在的就业集聚区。

一路向东,一路光明。

京冀东部边界的融合,将是未来10年重要的城市发展事件,是北京对外疏解的重要目的地。拥抱首都城市的未来,欢迎你加入东进的队伍!

2

人口流向二:北京南面

如果说北京城市副中心是未来首都大发展的火车头,那么南边的大兴国际机场也绝对有实力成为北京经济起飞的新引擎。

在国家级重大工程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的带动下,京南组团的实力也不可小觑。

1、向南疏解第一梯队:新机场+亦庄、大兴、房山

一句话,空姐去哪里,人潮就在哪里!

北京最受瞩目的工程无疑就是“大兴国际机场”新国门的建设。最新消息是2018年9月29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东航基地机库正式封顶。这也意味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所有配套机库工程全部完成结构施工,2019年6月30日前全面竣工。

未来千亿投资的新机场,按照客流吞吐量1亿人次,飞机起降量80万架次的规模,七条跑道和约14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能带来的产业发展机会十分庞大。再加上配套的临空经济区建设,可以说新机场名为机场,实则是一座航空新城。在这样高大上的新城带动下,城南的经济产业想不起飞都难。

今年9月份底,北京市发改委重磅发布《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强调要助力丰台、房山、大兴和亦庄四区再次发展,并逐步将城南地区打造为首都功能梯度转移的承接区、高质量发展的试验区与和谐宜居的示范区。

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到教育医疗、城市管理,新一轮“城南暴风”行动已经开启,未来的亦庄、大兴以及房山都将是宜居宜业的好地方。地方好了,自然不愁没有人过来。

2、向南疏解第二梯队:廊坊、固安、永清、涿州

北京在发展南城的时候也同样遵循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逻辑。规划建设的临空经济区也有河北廊坊、固安、永清的一份。

河北省也已经把廊坊市、固安县、永清县部分区域规划为空港新区,以承接北京优质要素和产业转移,发展金融服务、总部基地、商贸物流、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和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

可靠消息称,北京新机场连带着廊永固在联合申请建设自贸区,大概率会获批。未来一旦梦想成真,在这里生活,购买进口商品更加便宜、放心,娱乐休闲更加丰富多样,外企工作的机会也会成倍增加,最关键的是可以出国旅行说走就走。

试问,这样的生活谁不爱?这样的地方谁不爱?

一路向南,飞向全球吧!

此外,被清帝乾隆称作“天下第一州”的环京西南重镇,京保石发展轴上的涿州。近来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利好和新机场、雄安新区的区位利好以及京广高铁的交通利好下,成为环京定居的一个热门选择。

3

人口流向三:北京北面

楼市资本论认为,北京最聪明的人都在北边,这是实话!

从北京第一次申办亚运会到申办奥运会,北城的发展都是有目共睹的。近年来互联网科技的蓬勃发展,位于北城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兴起,为区域带来大量的高端就业岗位,提供了完整的高新科技产业链,并且依然在不断进行着产业升级。

可以说不单带动了北城的发展,甚至于占据了全国互联网高科技产业的半壁江山,引领了首都在高科技创新领域的崛起。

1、向北疏解第一梯队:昌平、顺义、平谷、密云、延庆

楼市资本论看来,常住人口的大量移动,必然会在居住需求方面有所反应。

昌平的底气就是高新科技产业。从公布的2017年北京市各区新房销售面积数据中就能看出来,北京最新的建设以及居住热点领头羊就是昌平、顺义等郊区,并且单是昌平一个区域的成交面积就相当于朝阳海淀之和了,更是东西城的7倍还多。

北京最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已经明确,地处北部的昌平、顺义、怀柔以及密云都有着适宜自己发展的高新科技产业园规划。

楼市资本论认为,作为北京要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的主力承担者,未来也仍将对大量高素质人才充满吸引力。

2、向北第二梯队:怀来、张家口

在京-张合办2022年冬奥会的强力拉动下,京西北也成为了投资热土和发展高地,区域价值正大幅跃升,与正东副中心板块、正南新机场板块鼎足而三,成为环京楼市新亮点。

与此同时,正在紧锣密鼓开建的京张高铁,也将张家口、怀来分别拉进一小时、半小时生活圈。2019年建成通车后,从西直门到张家口全程174公里,设计时速高达350km每小时,从西直门到到怀来站仅27分钟,到张家口一个小时。

北京人口一路向北,怀来、张家口的冬奥IP是全球性的概念,发展非常值得期待!

4

人口流向四:北京西面

唐僧为什么要去西方取经,因为智慧都在西边。一路向西,就差不了!

事实上,北京对外疏解是全市一盘棋,除了东南北,西面也是重要方向。

作为长安街西延长线的重要组成,石景山区未来的高大上配套建设一点也不少。

不久前,蔡奇书记在石景山区调研考察时就强调,要建好首都城市西大门,重点抓好中关村石景山园、保险产业园、京西商务中心等功能区建设,与首钢共同推进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建设。

1、向西疏解第一梯队:门头沟

作为紧邻石景山区西面的门头沟区,在最新规划里属于北京的生态涵养发展区。门头沟区域的98.5%都是山区,仅有1.5%的面积是适合居住的平原,如今门头沟的发展和居住也多局限在这1.5%的区域。

门头沟的环境可以说非常好,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紧挨着众多知名旅游景点,如妙峰山,戒台寺,潭柘寺等。

近年来,门头沟的交通情况也大有发展,从阜石路、莲石路以及长安街西延线,可快速连接西二环和西五环,长安街西延线全程无红绿灯,开车的情况下很方便的抵达金融街中关村等商圈。还开通了S1轻轨,这让有山有水风景旖旎的门头沟区,彻底成为海淀、中心城区的后花园。

已经吸引了京投、保利、电建、融创、绿城、金地、远洋、华润、华远等十余家大型房企布局入驻。

楼市资本论想说,这么多的开发商都来了,未来定居的人还会少吗?

这次相当于减掉河北2个县的74多万人大疏解,历史大幕才刚刚打开!

楼市资本论认为,北京从市场、到政策保障如规划纲要、限制目录的发布,都意味着,北京五环内,尤其四环内已经进入以减人、减业为主要特点的减量限制发展阶段,五环外将承接更多的疏解人口和新增产业,也标志着北京正式进入了郊区化、环京化的新时期。

一起参与历史进程,在“郊十区+环京”的居住时代,你会选择哪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