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接下来,这些被“完美”处理好的咖啡豆,就被运到了大洋彼岸的咖啡烘焙师的手中。这座长达800米的工厂,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把绿色的咖啡豆,变成速溶咖啡的呢。

对于很多咖啡控来说,咖啡简直是每天起床的动力。全球大约有10亿人,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喝杯咖啡,以此开始他们新的一天。几乎每个爱喝咖啡的人,在烦闷的工作中,都时不时需要咖啡来“续命”。不过你在享受着这份美味和惬意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它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呢?“一部关于咖啡的电影” 揭示,每颗咖啡豆变成咖啡进入你的身体,其实都经历了三重生命,这三个环节只要一个出了问题,你的咖啡,就不是这个味儿了。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每天早上一杯咖啡的你,喝的是什么咖啡?速溶、现磨、还是听起来就是很高端的“精品咖啡”?“精品咖啡”一词是由“咖啡教主”欧纳·克努森女士,1978年在法国咖啡国际会议上提出,自此精品咖啡才广为咖啡界引用。她当年说,精品咖啡是“特定的地理条件与微型气候下生产出具备独特风味的咖啡豆”。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首先,从精品咖啡的来源说起。在卢旺达,有一个名叫胡叶山的咖啡种植基地,这里漫山遍野都种植着咖啡。与其他的咖啡产地不同,这里的咖啡豆价格不会受到商品市场的影响,而是采取咖啡经营者和农户直接贸易的方式,让农户们能够不受干扰地种出高品质的咖啡豆。这还仅仅是制作精品咖啡的第一步!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接下来,就是咖啡豆的初步加工了。从最初的清洗到发酵,到后来的脱皮晾晒,任何一道工序技工们都会一丝不苟地完成。在卢旺达,由于没有精密的仪器来给出将发酵的咖啡运出发酵槽的准确时间,所以就要靠工人们完全靠手工、靠经验来完成这一步骤。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其实,在咖啡豆离开卢旺达之前,还有许多手工活要做,粗略计算至少有9道工序需要人工完成。比如说一个相对简单的干燥过程,都需要不停地翻转咖啡豆,确保它们能够被均匀地晾晒。接下来,这些被“完美”处理好的咖啡豆,就被运到了大洋彼岸的咖啡烘焙师的手中。这些烘焙师,给了咖啡豆第二次生命!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虽然之前极浅烘焙一般只用于咖啡试验中,但是很多咖啡大师在品尝过无数杯咖啡后得出结论:深度烘焙虽然会使咖啡豆闻起来更香,但是同时也会掩盖掉一些咖啡豆原始的味道,就像一块新鲜的牛排上,被浇灌了浓稠的酱汁一样。最后,这些烘焙好的咖啡豆,会出现在一些高端的咖啡店里。如何冲泡这些精品咖啡豆,也是咖啡师们一直在研究的问题。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那位发明虹吸壶的工程师没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自己的发明也能用来煮咖啡。或者,你见过这样冲咖啡的吗?经过这些工序精心制作出来的咖啡,就是“精品咖啡”。对于爱咖啡的人来说,喝上这样风味独特的咖啡,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对于爱钻研咖啡的人来说,让大家都品尝到自己的成果,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但是,这些对于精品咖啡豆原产地的人们来说,意义却不尽相同。在于咖啡豆贸易商合作数年后,他们才第一次喝到了用自己种植、粗加工的咖啡豆,制作而成的咖啡。很显然,如此正式地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对于这些咖啡种植户来说,还是头一回。其实,真正让这些种植户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咖啡的美味,更是以后的生活,有了保障。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不过,由于受到咖啡豆种植地的限制,目前精品咖啡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并不多,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常喝的商业咖啡。举个例子,光是英国人每年都会消费掉超过两亿公斤的咖啡,他们每天都要喝掉5500万杯咖啡。如果每一粒咖啡豆都是经过人工水洗、烘焙师精细烘烤、咖啡师精雕细琢泡出来的,显然不太可能。所以,这个时候咖啡加工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座长达800米的工厂,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把绿色的咖啡豆,变成速溶咖啡的呢?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这一切,都要从咖啡豆送达工厂开始。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接下来,从咖啡豆到罐子的倒计时开始了。从卸货到运送进工厂,这个过程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大家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个筛豆子的过程,它筛选出来的杂物,有时候你想都想不到。这个时候的咖啡豆,还没有那种迷人的香味。接下来,烘焙时间到了。这个过程,也非常讲究,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当咖啡豆的温度升高,里面的叶绿素变成了黄色,然后是棕色,糖和蛋白分子分解成新的风味成分,水分的汽化使得咖啡豆发出砰砰的声音,这被称为第一次爆裂。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接下来是中度烘焙,把咖啡豆在210℃的高温下,烘焙12分钟,这样会产生更多的焦糖和巧克力风味,这个过程,要在咖啡豆的第二次爆裂前停止。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最后一种就是深度烘焙,在235℃的温度下,烘焙14分钟,此时咖啡豆内的酸性物质变成了内酯类成分,味道更苦。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在这家工厂里,咖啡都是经过中度烘焙的,因为它更加受消费者的欢迎,加不加牛奶都很合适。那么,在大型工厂里,咖啡豆是如何进行研磨的呢?研磨机里面有很多层棍子,研磨机从上到下 棍子互相越来越靠近,把咖啡豆研磨成越来越细的粉末,这就是通过研磨机部分研磨后的样品。气味变得更强烈了,但是咖啡豆变成了粗糙的粉末,里面还有脆渣。接下来是最终研磨后的样品,这就是最终研磨后的粉末 这就是最细的咖啡粉,研磨机每小时可以研磨1500公斤咖啡豆。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研磨后的咖啡粉,会立刻释放出大家熟悉喜爱的咖啡芳香。为了确保香气不会消失在空气中,工厂使用了一个巧妙的科学方法来收集,就是往咖啡粉中注入氮气,把咖啡的香气提取出来,然后将提取后的气体储存在一个罐里,同时咖啡粉在一个叫做提取釜的巨大咖啡壶里进行烹煮。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会将煮过的咖啡渣倒在花园里或者直接扔进垃圾桶,但是在这个巨大的咖啡工厂里,成吨的的咖啡渣又将如何处理呢?别急,提取之后的咖啡粉我们叫做咖啡废渣,会先收集起来 再榨干水分,然后放进锅炉燃烧为工厂发电,这些咖啡渣可以提供和煤炭相同的能量。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一直到这里,这座工厂的做法和个人在家里冲泡咖啡的程序都很相似,但是在这个车间里,一切都会变得不同。所有从釜中提取出来的咖啡,都会被倒入这个蒸发器里,每小时会有3万升的咖啡通过蒸发器里的加热管,管子加热到70℃,水分会被蒸发出来并吸出去,当液体减少50%的时候,就会变成浓缩咖啡的提取物。接下来,这些提取物会被送到冷冻车间,在这里,液态咖啡将变成固体的咖啡颗粒。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这个时候的咖啡,已经达到了进入冷冻库的合适性状。当液态咖啡在冷冻库的传送带经过时,受到上方和下方寒气的夹击,在短短两分钟的时间内,就会凝固,变成一片8毫米厚的冻咖啡片。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像极了美味的巧克力板!接下来,这些咖啡片会被送入切片机和研磨机,被打碎成每块只有2到3毫米大小的冷冻颗粒。你以为这就完了?并没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烘干。这座大型烘干机会将咖啡颗粒中的冰融化,在真空环境里,冰会立即变成气体,而不经历液态,这个过程被称为升华。在经历了这些以后,浓缩咖啡粉终于要被装罐了。注意,这个时候的咖啡粉,是没有香气的。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对于欧美很多国家来说,咖啡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这么简单。如今很多城市的街道上布满了各种咖啡馆,它们通过提供桌子和无线网络,正在改变数百万自由职业者中很多人的工作方式,但这不是咖啡第一次在社会变革中,担当主角了。1652年,英国第一次引入咖啡,伦敦也出现了第一家咖啡馆。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在咖啡到来之前,英国人习惯喝啤酒,用咖啡因代替酒精有很多好处,比如说让人头脑更加清醒了。于是,咖啡馆就成了一些文人志士们讨论和辩论的中心,时间一长,咖啡馆有了一个“便士大学”的别称。不同的咖啡馆,每天吸引着不同的客人,而这样集中的信息交流,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

每天赖以“续命”的咖啡,究竟从何而来?

谁能想到,这一切都始于一颗小小的咖啡豆!17世纪中叶,咖啡馆由阿拉伯世界传入西欧,迅速成为精英阶层激荡灵感、交流思想的开放舞台。据说,牛顿的《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都诞生于咖啡馆,就连罗琳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也是在咖啡馆里写成的。咖啡的魔力有多大?套用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没想到,一杯小小的咖啡,竟然也能改变世界。所以从今以后,你是不是再也不会轻视那杯小小的咖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