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水:我想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是我一定要问的,那就是,如果现在让人进剧场那么难,这个戏到底有什么能让人进剧场看戏。尹韬:我觉得没有变化。

对话尹韬:天上人间,命中注定?

对话者

对话尹韬 |《命中注定》载誉归来


天水:资深传媒人,“诗歌岛”策划人

对话尹韬 |《命中注定》载誉归来


尹韬:电视新闻工作者、戏剧编剧、导演


天水:第一场《天作之合》是2008年,你还记得第一轮演出的时候,用的什么宣传词吗。

尹韬:我真是也不记得了。《天上人间》还记得。“如果你还相信爱情,来看看《天上人间》;如果你不相信爱情,也来看看《天上人间》”,模仿《北京人在纽约》的。


对话尹韬 |《命中注定》载誉归来


2002年首演的尹韬编导作品《天上人间》剧照

主演:王全友、李剑、魏春荣、唐禾香(左起)

天水:那第二个为什么叫《天作之合》?

尹韬:一个是我的戏都想起四个字的名字。你这强迫症。然后当时也有一个考虑是跟《天上人间》成系列,所以都叫天开头的。

天水:你觉得从第一个版本到这次演出的版本,故事构架不说,被你删掉或改掉最多的在哪?

尹韬:其实也不是简单的删的问题,是调整,相对比较复杂。明显的有一个新增加的周大人的线索,这条线索原来是没有。原来基本上只是感情、经济、社会……在这其中的乱象。周大人的出现让乱局就更复杂了,而且让人思考得更多点。

天水:从整个构架的打磨上,因为我看过每个版本,我从最开始看到现在的一个最大的感觉,就是以前是部分人物更丰满些,但不是所有人都特别立得住。现在这个版本,我就会觉得是都立得住了。尤其是男主角穆居易。穆居易以前的那个状态,我看到的就是肤浅的男女关系,会觉得他就是一个懦弱的渣男。虽然我最后也能理解,但从来没有引起我的共情。

但是这一版在穆居易身上的共情点找到了,他更像当代的大部分普通人,普通家庭里出来的、努力求生存的一个人。我觉得,如果你说他是男一号,那你应该首先是要丰富的,当他丰富起来了之后,我觉得整个戏就更扎实,更具备动人之处。具体说到穆居易这个人,你从开始创作到现在做过哪些调整?

尹韬:我想一想,我可能从2006年就开始写这个剧本了。因为我差不多是两年才写一个。开始写的时候,都是也没有结局的考虑,说这个要变成什么样,好多都是就是这么想的,上帝让我这么写我就得写,也没有什么走向,也没有什么设定,我就觉得在这个关系里边的两个人,他能够出很有意思的事儿。我把李渔《风筝误》看了之后,他特别打动我。

李渔那个文字就在那。真的比京剧《凤还巢》丰富特别多。但是那会吸引我的东西,是比如说他在他们家中间砌的这道墙,我那会儿的出发点其实也是肤浅的男女关系。就觉得这个你看过。多么棒。他他娶了俩媳妇,俩媳妇打,他为了化解这,又要了脸面,他在房子中间,院子中间砌一道墙,从外边看你看不见,都以为是一家一户过得很安宁。然后实际上里边俩人根本不见面。我就觉得这好像,你要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两个爱人,你看原来古人都能解决,怎么觉得好像这些是当时在剧本里写的时候。然后现在想来,十几年前我对于穆居易的认识肯定没有像现在这么复杂,那会肯定还是简单的想,如果我是个穷小子,我要往上拼,拼到什么地步,然后我有才我又漂亮,我怎么不能获得爱情?

获得不了的可能全是社会的问题。有青春冲动的时候,就这么想的。我到2016年再弄的时候,就不这么想了。可能是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制度?为什么大家有这样的反应?为什么都那么拜金,都那么想提升半步,都想过好生活?想得比较多。最早期那会我觉得用你刚才那话概括的,真是就只是肤浅的男女关系。

天水:但是事实上是这样,我一直觉得男女关系或者说感情戏,它往往是打动人的第一点。观众去想很多其他的东西的时候,它常常是第二落点,包括人物命运。 所以说男女关系本身不肤浅,只是你当时的认识和你对这个事情的看法,从某种意义上把它简单化了。

尹韬:我跟你说的可能还有不同的角度。就是因为从2002年自己掏钱做戏开始,我就接受了市场的考验,我就知道男女关系的好卖。不说这个就没人看,没人买票。男女的事儿,是做戏就跑不了的。至于说你把它做精良还是肤浅,这也是慢慢的历练和总结。

我觉得其实我只不过是把一个简单的故事里边塞进很多的我的想法。人家戏曲可能是搁进了很多的唱念做打,形式,或许是艺术之美,我是觉得我有好多想说的话,我就塞好多的话。

天水:突然想起来,我们俩第一次聊话剧是2001年在宁夏,我那个时候正好特别烦那种叨逼叨的戏。我还跟你说,我说为什么大家在做话剧就只在那儿说,不讲究调度、舞台的运用、肢体的表现……你默默地听了一会儿跟我说:我刚做了一个戏,基本都是不停对话,那个戏就是《天上人间》。

尹韬:对,我昨天还在想,我受《切·格瓦拉》的影响巨大,因为我觉得可能共鸣吧。看到的这种形式就被吸引了。当时他那种锋利,那种光芒,挺大。我掏钱看了五次。

天水:所以这是对你的创作有非常大影响的。还有呢?比如说你为什么一直用戏曲?

尹韬:这个是你说的那一点。我觉得戏曲的手眼身法步是美的。我希望的戏都跟戏曲似的,无声不歌,无动不舞,才好。包括写的词儿都是那样,我希望这个东西就是美的,那个韵律。那个舞台上会有调度起来,走起来,有一些肢体动作的时候,戏曲演员的那种美真的是话剧演员来不了的。

天水:这是因为你小时候就喜欢看戏吗? 还是因为你是想做戏,然后觉得这是你想要的那种美的表达?

尹韬:我没有特别设计,只不过从写剧本的时候就这样了,我那会儿就写的台上就是一桌两椅。因为你像《天上人间》,你说这个空间到底在哪?在他们家吗?他们家我也不需要说桌椅板凳,他们家空调……然后他一会做了梦了,一会想王子出来,他从哪里出来的,屏风后边出来的?石头还是从空调里爬出来的?沙发后面?没有必要。我觉得是自然而然。老天爷,鬼使神差,就是你小时候可能看这个东西,也并不是你特别刻意的就去找的他,你就是这么想的,一开始就那么想的,就等于这一直延续到现在了。


天水:那就回到《命中注定》这个戏吧,你从第一个版本《天作之合》到现在,舞台调度上戏曲的运用更加流畅了。无声不歌,无动不舞,这个状态其实是一个气韵,应该是一直持续的。这一版我觉得演员的身段和舞台调度都是是更接近的,从前有的时候是一顿一顿的。 这十年从舞美上设计、音乐的运用上,你都做了什么?

尹韬:从2008年到2016年的变化太大了。2016年到现在比较稳定。感谢闫锐老师,他加入的大鼓特别重要。

天水:对,特别出彩,而且镇场。

我们再说人物,为什么女主角小雪会是那么一个特别白莲花的存在?你的感情观到底是怎么样的? 这十年,你觉得你自身对婚姻感情的观念有变化吗?

尹韬:基本上没太大变化。我觉得婚姻这事儿本身就是个,他跟爱情的关联度,还有爱和性的关联度,其实都不是文学作品、或者主旋律说的那么美好,关联度那么大,这是我始终如一的观点。很多东西被美化了,我也是美化者之一。就说这个女性,我把她都抽象出来,变成理想和性情的代言。所以小雪死了挺好的。其实她不死,即便她跟穆居易过到一块儿了,将来是个什么样的,我觉得很可能就是像她爹说的,不会再海誓山盟,可能是吵吵闹闹,可能还清锅冷灶。

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估计我这个观念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爱那个东西,荷尔蒙造成的,它会很快消失的。然后把爱和婚姻就拴到一块,说美好能一直延续,比较佛系。

天水:那感情呢?我们不说爱情,感情。

尹韬:友谊能长久吧。

天水:其实你在你写的感情戏里面,是在抽离一些东西并放大。你并没有去深挖某一方面的一个命题,就像你说,比如小雪是那种理想的,纯爱的东西,所以你会放大纯爱的那一部分,那种感觉。大雪是一种性情上的一种,大雪的性格非常豪爽,她有很勇敢的一面。

尹韬真实,勇敢。现在也是社会上的稀缺。

天水:对,所以你所选择的实际上是女性或者说在情感中的某一个样态,把它放在了这个角色身上去。这些都是看过戏最容易被大家讨论的,很多看戏的观众也反应各异,比如大家是哭着复合,还是哭着分手?

尹韬:有复合的,有分手的,还是看那个人当时处在什么阶段。

天水:但对我而言,我会觉得《命中注定》会让我去思考的面向更多了。即使只是男女关系这个层面,也不只是思考,你要不要追求真爱这种东西,而会更接近于在真正的生活中的考量,比如你所谓的真实勇敢理想这些东西,我会想我会怎么样拿这些面对生活?除了感情之外,我还会更多联想,有所谓社会的,但更多的是现实,是生活,非常当下。其实一直以来你写的东西,它里面都会有与当下的连接。就是你刚才说的,你要在一个方式里面去把你想说的话塞进去,这些都是你想说话……

尹韬:唠唠叨叨嘛……

因为生活里不可能比较不太多说,就在戏里唠叨。

天水:你的思考其实绝对不止是感情。感情在生活里也只是一部分。你挣钱也好,什么博取功名也罢,什么找对象也好,还是说你受霸凌也好,它都是一个面向。但是这其实在很多地方你都有特别想唠叨的欲望,然后就忍不住要往里塞。

尹韬:我记得以前有评论认为我写这些是基于我是个新闻工作者,我在电视台工作,我掌握很多的新闻,所以把同质化的新闻给搁在一块。我其实倒真没有。 因为我觉得很多人知道新闻比我还多,我只不过是因为想不通,老爱瞎想,多想。又不愿意跟人多交流,去聚会比较少,属于在家折磨自己那种。

天水:你现在还是这样?从来没有改变?

尹韬:金牛座嘛,我觉得很难改。


对话尹韬 |《命中注定》载誉归来


《切·格瓦拉》2000年版,摄影:李晏

天水:你觉得十年来面对的戏剧市场有什么变化吗?

尹韬:戏剧市场更残酷了。因为你像在,因为陶子写文章,她觉得2005年是个分水岭,2005年在小剧场这行业里边商业就成了主流。原来还所谓会有一些戏剧原本的那些社会属性的那种表达的。想《切·格瓦拉》这样的东西。就如果2005年再演《切·格瓦拉》的话,2005年绝没有2000年那种社会反响。这种类别的戏就不吃香了。好,我在想除了商业原因,娱乐的加强之外,还有就是网络的发达。2000年的时候,大家街头巷尾骂街就是一对一的,小范围的。你没有什么出口。这个剧场有这么多人说这些,这个交流的场特别好,所以这种当时《切·格瓦拉》有那么大的轰动。你像在2007年,2005年女版《切·格瓦拉》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大的动静。因为那会儿网络也发达起来,你想说的很多话都可以在那找到共鸣。就表达和交流的渠道,和从前不一样。

天水:是有一个相对的分水岭,即使有了分水岭之后,中间也在不断地洗牌。你记得咱们那会儿,所谓商业的这一批起来的时候,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活下来了。

尹韬:对,多难啊。

天水:在那时候起来的那一群里面,包括即使活下来的也和最初的东西也不见得一样,麻花也和开始的麻花也有变化,他们也在走其他的方向,也要一个,就像你说它要符合网络语境,已经他要更综合的,它整个的一个发展,对吧? 还有你自己的创作方式和你的创作的理念上,你其实没啥变化?

尹韬:我觉得没有变化。因为我始终不能放弃电视台的饭碗。

天水:我以为你始终不能放弃唠叨的能力。

尹韬:我就因为饭碗没放弃,所以我还能坚持叨叨,我就喜欢这样的,就这样呗。

天水:这些年好像我们约看戏的也频频次也降低了。

尹韬:对,我痴迷戏剧的朋友都说出门看戏要鼓足很大的勇气,城市也越来越大

天水:我现在看戏也都要鼓足勇气,但不全是因为奔波这么一件事情,而是说就很拼概率,很怕失误。其实我原本是特别不爱看评论的,以前比如我不看报纸不看评论,我就不看了,我只看看演出信息。现在评论是无孔不入的,然后就是所谓口碑,似乎随时都在侵蚀你,但有的时候我会觉得一些所谓口碑……

尹韬:也是注了水的。

天水:对。然后我想我作为一个爱看戏的人,我的耐心都在降低,对戏剧质量的评判也都产生疑虑,可能对普通观众来讲,会更难。到底什么东西吸引他们进剧场、看完,还不因为看了一句话就开始骂你。其实对戏做戏的人来讲,它考验到演出……

尹韬:对。

天水:具体到你这个戏,你记得比较深的有什么?或者你在意,你会偷偷看评论吗?

尹韬:前一天看了。有的纯是无稽之谈,略过。但是有一些我觉得是很好的,人家提出来的, 比如说结尾,可能要改。

天水:我觉得戏剧好玩的、吸引人的一个点也在这儿。它是现场的东西,你每一场之间都总有一个空间在那,你可以试图接近你的理想。

尹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天水:是不是根本没有结果?

尹韬:有朋友总结过我的:享受自己制造的痛苦。

天水:我想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是我一定要问的,那就是,如果现在让人进剧场那么难,这个戏到底有什么能让人进剧场看戏?

尹韬:这个其实不是我想的,而是别人替我想的。就是2016年的时候,我觉得我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有一个演出商跟我说,你2008年《天作之合》我就在人艺小剧场看过,对我影响是巨大的,我就记住您的名字。他说,我“残酷美学”。这是我至今,我觉得能吸引人的。

对话尹韬 |《命中注定》载誉归来


《天作之合》剧照

天水:但残酷美学会不会依然是太抽象?而且你说残酷都没人来了。大家都来娱乐的,你还残酷。残酷美学没有错,但它的那种你对第一直觉的吸引力就是什么?除了好奇之外的吸引力,是什么?感觉上残酷美学还是太哲学,就是太抽象。

这个就是属于“中老年人”的,我觉得真的打动不了购票的主要群体。

尹韬:对,我觉得其实我们整个戏剧界其实都面对这个现状。我觉得,就发出自己的声音吧,不管有没有人听。先能喊多响喊多响,能喊多久喊多久。

每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真的连尘埃都算不上。原来可能名利心重,现在不一样了,有就更好,锦上添花,没有也是意料之中。我都51岁了,难道还想当莎士比亚?

天水:好吧。再多说两句感情。你是因为你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所以你把小雪塑造得过于理想吗? 或者说你怎么看你戏里面的女性?

尹韬:我觉得自己作为一名男性,总觉得男性其实不如女性好。男的比女的更污浊。因为女性比雄性更早地进入了社会层面,照顾家、跟别人处理关系、做饭……而不是直接去狩猎征战。我觉得女性理想化程度比男性高。男的真的进化得比女的慢。但是又是男性主导世界,就难免要有特别悲情的时候,所以我觉得我就是这么想女性。虽然我都不能保证说爱一个女人天长地久。但我觉得女性喜欢的东西是高级的、她应该获得的,可是男的给不了。

- END -

对话尹韬 |《命中注定》载誉归来


关于话剧《命中注定》

即使爱情不如一块烧饼,但总有人相信命中注定的缘分。

2002年,北京人艺小剧场上演的《天上人间》让八对要离婚的夫妻重归于好,成为2002年最具争议的一部话剧。

这部剧的导演,正是当年还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百姓故事》就职的一名编导——尹韬。

2008年 ,尹韬的新作《天作之合》在北京人艺小剧场上演,白岩松、张泉灵、刘建宏、李小萌、和晶、阿丘、马斌等央视名嘴,吴晓敏、李婉僮等影视明星走进剧场观看此剧。

2016年,尹韬带着新的心境将《天作之合》修改为了新作《命中注定》。该剧在开演前一小时,仍有许多观众至售票处购票。著名演员杨立新、赵秦,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欧阳夏丹、章伟秋,著名编剧毓钺前来剧场观看了此剧。

《命中注定》,改编自明清小说家李渔的传奇小说《风筝误》。它讲述的是学有所成、潇洒飘逸的风情书生穆居易,因家中无财只能依附于腰缠万贯却胸无点墨的朱焕然,二人皆钟情于才貌双全的千金小姐程小雪,却在小雪父亲,财迷程浦的诡计中错点鸳鸯谱,闹出了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

2019年4月6日—4月7日

北京隆福剧场

尹韬导演残酷戏剧美学系列之

《命中注定》载誉归来

主创名单

出品方:北京隆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华江亿动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

出品人:宋书昌 张兵

艺术总监:汤文彪

制作方:准风月谈剧坊

制作人:姜珂 严闻

编剧/导演/舞美设计:尹韬

副导演:孟楠 谢添

灯光设计:宋书昌

服装设计:孟楠

化妆/造型设计:张雯雯 MOYNAT GALLERY(慕奈美颜)

音乐设计:郑晨 田薇

平面设计:田野

演出信息

时间:2019年4月6日、7日

地点:北京 隆福剧场

(隆福寺街47号东四工人文化宫)

公交:58、101、140、109路东四路口东站

地铁:6号线或5号线东四站


剧场夜幕中的一束光

更多精彩视频及文章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光束戏剧

文章及视频转载 请标注:光束戏剧及原创作者

如果你喜欢请关注我

购票详情请戳“了解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