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乌兰察布8月17日讯(记者 张静)8月17日上午,“首届京津冀蒙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老虎山古城举办,300余件北京民俗艺术家作品亮相。

8月17日,“首届京津冀蒙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在乌兰察布开幕。图为现场开幕式。千龙网记者 张静摄

博览会上,二十二个类别涵盖京津冀和乌兰察布市民间民族艺术,包括蒙古服饰、金丝彩绘、蒙古毛绣、蒙古银饰、国礼陶瓷、蒙派皮雕皮画、蒙古刺绣、民间剪纸、泥塑泥雕、花丝镶嵌、动物标本、蒙古字画、蒙古马凳、金缠猴叶脉画、面雕、木雕、核雕、烙画、蛋雕、陶雕等。

北京的五位民俗艺术家带来了300余件作品,其中包含孙氏剪纸、葫芦刻绘艺术、葡萄常、哈氏风筝、京派内画鼻烟壶等民俗艺术品,为此次会展增添了京腔京韵。天津和河北的民俗艺术家带来了芦苇画、砚雕、土布纺织、蛋雕、葫芦烙画等13项民间艺术。

北京市文联副巡视员、副秘书长苏钦社表示,这次民间艺术博览会是四地民间艺术之间的交流,也是北京文联对乌兰察布精准帮扶的一项。他说:“乌兰察布市是北京市的文化对口帮扶对象,为了参加此次京津冀蒙民间艺术会展,北京文联精心挑选了孙氏剪纸、哈氏风筝、葡萄常等能够代表北京特色的民间艺术。这次我们是应乌兰察布文联的需求来参与此次会展,与往年的综合性文化帮扶相比,此次活动更有针对性,为以后的文化帮扶工作开展了新的思路。”

中共乌兰察布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登华在开幕式上表示:“民间艺术根植于人民,兴盛于生活,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举办京津冀蒙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就是要携手京津冀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地区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实践。也是我们京津冀蒙携手合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地区间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

8月17日,“首届京津冀蒙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在乌兰察布开幕。图为博览会现场。千龙网记者 张静摄

8月17日,“首届京津冀蒙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在乌兰察布开幕。图为博览会现场。千龙网记者 张静摄

北京葫芦刻绘艺术家王晓琦表示,这次把葫芦刻绘艺术带到乌兰察布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民间艺术,她说:“在全国各地关于葫芦的工艺品种很多,这次来到乌兰察布希望能让大家了解葫芦烫画与其它技艺的不同,让大家更了解葫芦烫画。”

据了解,此次会展于17日一直持续到21日。会展期间,每日下午将举办阿斯尔民族音乐展、马头琴、好来宝、呼麦艺术展示、民族歌舞演出、二人台及地方小戏展演、民族服装服饰展演等极富民族地域特色的表演活动。会展过后将进行艺术品义卖活动,所得资金全部捐于定点扶贫项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