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0年,往我国运送的白银就达15万公斤,可明朝为何成了受害者?

据《天工开物》记载,大明帝国银矿分布于湖广、江西、浙江、云南一带,一半以上的白银产自云南。即使在云南行省,每年产白银不过也就是10万两,全年帝国产银不过也就18万两。可大明万历元年,在这个庞大而成熟的农业帝国中,白银却点燃了明末繁盛的商业,催生了一个在旧格局下的新社会。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那个时候即使是在遥远的美洲大陆,也迫切需要中国商品。因此决定了大明帝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而大明帝国八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的货币——必须用白银来购买中国的商品。这样就导致世界各国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使得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白银帝国”!

公元1573年,中国与西班牙展开直接贸易后仅两年,两艘西班牙大帆船满载着生丝、丝和棉织品,以及2万多件瓷器,返回墨西哥。作为回报,他们从阿卡普尔科运来南美的白银,以支付中国商人从福建和广东带到马尼拉的货物。另一个白银的大宗来源地是日本。在中日民间商人的合谋之下,日本就已经偷运了大量的白银供应中国市场。作为中日贸易中间商的葡萄牙人在1580年代每年从日本出口了超过15万公斤的白银,其中大部分最终运进了中国。

除棉布、丝绸、蚕丝、棉花、粮食等大宗产品外,小民的各类日常生活所需小商品的供给也日趋市场化,而这一切都围绕白银在运转。数额巨大的市场交易需要与之匹配的白银作为交换手段,而唯有如此巨大规模的市场才能吸纳巨量海外白银的输入,在这里,白银再次既成为手段,又成为目的。白银成为法定货币后,虽然带动了商业的兴旺,但却没有给百姓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反而带来了无穷灾难。因为,白银不在百姓手中。

使得明代中后期的皇亲国戚、宦官、文武官员反而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这些人将大量白银“窖藏”,而民间商人、百姓的“窖藏”行为也比较普遍。明朝中央政府反而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因为,它手中没钱。再加上自身的腐败和自然灾害,终于导致了农民起义,使帝国大厦在看似最牢固的时候轰然倒塌。(作者:你的朝露浮尘,本文由“小世界大文明”创作!)

谢谢各位看客观阅!在下方留言评论分享您的经验,如果觉得好的话不要忘记给小编转发和点赞哦,谢谢大家!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禁止盗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此文章为“小世界大文明”原创,特此声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