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沉寂了好久的郭敬明,最近和沙溢一起上了热搜。

两人为《演员请到位》拍摄了一组宣传片《听见》,流出的视频中,沙溢出色的表现直接把郭敬明演哭。

我也看了视频,里面沙溢的表演可圈可点,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能看出这是一个成熟的好演员。

很多人,纷纷称赞沙溢的演技,说他演什么像什么。

对于沙溢的表演,绝对可以打一个高分。可是透过这段几分钟的视频画面,我却从中看到很多婚姻都有的病态:

有一种指责,无处不在!02

视频中,沙溢扮演一位刚回家的丈夫,一进门,看到香蕉已经黑了。

于是走到厨房,对着里面正在做饭的妻子开始指责:“香蕉都黑了,为什么不把它扔掉?”

问完之后,发现妻子一言不发,继续保持同样的姿势切菜。

丈夫看妻子没有反应,火冒三丈,语气也提高了好几个分贝,继续指责:

“你到底关不关心这个家?你到底关不关心我?”

可是,妻子依然不说话,依然保持同样的姿势切菜。

无奈心寒的丈夫,一个人走向沙发坐下,说出了以下的话:

“咱离了吧。房子给你,我什么都不要!”

这时,画面中的女主将晚餐准备好之后,坐在沙发上终于开口讲话了:

“刚才听歌呢,你什么时候进门我都不知道。”

丈夫觉得这根本就是妻子的一句谎言,就问了一句:“听的什么歌?”

妻子用手轻轻划过手机的屏幕,一首《最浪漫的事》开始在餐桌周围萦绕。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慢慢聊·······”

两个人的表情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妻子一边吃着晚餐,脸上悄悄流下两行泪水;沙溢扮演的丈夫,脸上的表情也从愤怒、失望慢慢向懊悔和怀念转变。

妻子真的没听到丈夫的问话吗?显然不是,她只是换了一种更有爱的方式交流沟通。

这个故事,没有展示结尾。不过看到这里,我们大概也能猜到结局。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画面是不是很熟悉?

两个人的世界中,一方永远看不到另一方的优点,稍有不顺,就开始漫天铺地的指责。

他们总是喜欢将发泄不满、抱怨、愤怒的情绪当做是沟通。03

很多人看了视频后,都觉得就为了一根发黑的香蕉,男主至于这样吗?

难道自己不能拿起来丢掉吗?非要到老婆面前指责一番,显得自己多么关心这个家?

其实,何止是一根香蕉的问题,婚姻中很多夫妻每天为了更小的事情互相指责。

比如有位朋友家里要招待客人,突然发现少了一样配菜,老公就嘱咐老婆去菜场买新鲜的蔬菜。

结果,就因为老婆带回来的菜有几片发黄的叶子,从洗菜、炒菜一直到饭桌上,老公都不依不饶。

指责她的做事态度、听力水平,甚至连她家里人也顺带教育了一番。

忍无可忍的朋友,等客人走后,狠狠发了一顿脾气,最后还惊动了双方父母。

家,是一个讲爱的港湾,不是一个讲道理的谈判所。

你的宽容和体贴,才能维持一个美满的婚姻。04

这一点上,钱钟书和太太杨绛的爱情故事就值得我们借鉴。

钱钟书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可是生活中却像是一个经常犯错的孩子。

杨绛在《我们仨》中这样写到:在我住院期间,钟书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墨水呀!”“墨水也能洗。”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他感激之余,对我说的“不要紧”深信不疑。我住产院时他做的种种“坏事”,我回寓后,真的全都修好。

所以,当杨绛出院时,钱家人眼中的“大阿官”,居然亲自给老婆炖鸡、盛饭,还端到了面前。

面对钱钟书这种屡屡犯错的习惯,杨绛作为妻子没有丝毫的指责,回报丈夫的都是一次次的包容,所以,才有了这段后人羡慕的爱情神话。

试想,如果这种事情放到普通家庭,如果夫妻一方心胸狭窄、职责不断,这样的家里必然是日日鸡飞狗跳吧。05

婚姻都沾染着人间的烟火气,日常生活中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多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如果一方出现了失误,另一方一直不依不饶,非要理论出一个对错来,这样的婚姻不是过日子,而是耗日子。

耗得时间久了,人心冷了,要么冷战,要么离婚。

遇到问题,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

出了问题,多从对方的安危想一想。

走到一起不容易,谁都不是天生的“冷面孔”。

你给我一分爱,我也必还你三分情。

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谅解,才能相看久不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