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在您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右上方“关注”,以后您就可以免费收到“火种三农”每天推送的内容。感谢您的关注。

在柑橘栽培过程中常会遇到很多病虫问题,危害严重。因此,了解柑橘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及其基本防治技术对科学种植栽培柑橘显得尤为重要。

在惊蛰时,叨叨送大家了柑橘主要虫害的防治方法。(可在公众号后台回复:2,获得)今天叨叨再为大家整理柑橘上常见病害,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柑橘疮痂病


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果实。

危害特征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叶片染病:

初期是黄色油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蜡黄色病斑。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后期病斑木质化凸起,叶背突出,叶面凹陷,成漏斗状,发生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

新梢染病:

与病叶症状相似,幼嫩枝梢染病后变短小,有扭曲状,但病斑不明显。

幼果染病: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初期产生茶褐色小斑,后在果皮上形成黄褐色圆锥形、木质化的瘤状突起。

果实小,皮厚,味酸,发育畸形。

防治方法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1)农业防治

选择无病苗木;合理修剪、整枝,彻底剪除树上病枝、病叶,增强通透性,降低湿度;加强肥水,促使新梢健壮整齐。

(2)化学防治

在春梢与幼果时各喷1次药,可选择:百菌清、苯醚甲环唑、代森联、戊唑醇+肟菌酯、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络氨铜等喷雾。

2、柑橘炭疽病

可为害地上部分的任何部位。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危害特征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叶片受害可分为叶斑型和叶枯型。

叶斑型: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症状多发生在老叶边缘或近边缘处,干燥时病斑稍向下凹,中央灰白色,有轮纹状排列黑色小点。

叶枯型: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症状多从叶尖开始,初期为开水烫伤状暗绿色病斑,渐变为黄褐色,叶卷曲,常造成严重脱落。

果实: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幼果初期症状为暗绿色油渍状病斑,后扩大至全果,湿度大时,出现白色霉层及红色小点,后变成黑色僵果,一般不脱落。

成熟果受害出现黄褐色圆形凹陷病斑,果肉一般不受害。

贮藏期受害,病斑一般为深褐色,后逐渐扩大引起全果腐烂,表面会长黑绿色的菌丝体和黑色小点。

防治方法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1)农业防治

冬春剪除病虫枯枝,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增施有机肥,防止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

(2)化学防治

要以预防为主,可选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戊唑醇+肟菌酯、多菌灵+溴菌腈或嘧菌酯等喷雾。

也可以用咪鲜胺锰盐+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浸果。

3、柑橘溃疡病

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树梢,会引起落叶、落果,植株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

危害特征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叶片染病: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初期叶背出现黄色或暗黄绿色油浸状小斑点,后叶面隆起,出现米黄色圆形病斑,病健交界处有一圈褐色晕圈。

枝梢染病: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与叶片上症状相似,但突起明显,形成大而深的裂口,最后数个病斑融合形成黄褐色不规则形大斑,周围无黄晕,边缘明显。

果实染病: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与叶片上症状相似,病斑只限于在果皮上,发生严重时会引起早期落果。

防治方法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1)农业防治

选择无病苗木;合理修剪、整枝,彻底剪除树上病枝、病叶;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保证夏、秋梢整齐,控制夏梢抽生;及时防治害虫,减少伤口。

(2)化学防治

春季开花前及落花后的10天、30天、50天,夏、秋梢期在嫩梢展叶和叶片转绿时,各喷药一次。

药剂可选:硫酸铜钙、乙酸铜、噻菌铜、噻唑锌、氢氧化铜等喷雾。

4、柑橘黄龙病

全年都能发生,尤其是夏秋梢表现明显,是世界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

危害症状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发病初期,部分新梢叶片黄化,出现“黄梢”,从最顶端叶片开始发病,然后向下蔓延,经1~2年后全株发病,3~4年后失去经济价值。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叶片斑驳,叶肉变厚、硬化,叶表无光泽,叶脉肿大,有些肿大的叶脉背面破裂,似缺硼症。

病树开花早而多,花瓣较短小,肥厚,淡黄色小枝头花朵成团,称“打花球”。

根部主要表现为腐烂。

果实受害:

畸形,着色不均匀,有些果蒂附近变橙红色即俗称“红鼻子果”,无光泽,味酸,品质不佳。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防治方法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1)培育无病苗木;加强检疫,禁止病苗、病穗进入橘园;加强水肥管理,保持树势状旺,提高抗药力。

(2)及时铲除病株。对每年春、夏、秋3个梢期,认真逐株检查,发现病株和可疑病株,立即挖除集中烧毁。

(3)及时防治柑橘木虱。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噻嗪酮等药剂。

5、柑橘黄斑病

主要为害柑橘成熟叶片,有时也可为害果实和小枝,常见有两种症状。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危害特征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黄斑型:

发病初期在叶背生1个或数个油渍状小黄斑,随着叶片长大,病斑逐渐变成黄褐色或暗褐色,形成疮痂状黄色斑块。

褐色小圆斑型: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叶面受害,开始时产生赤褐色略凸起小病斑,逐渐扩大,中部略凹陷,变为灰褐色圆形至椭圆形斑,后期病部中央变成灰白色,边缘黑褐色略凸起,在灰白色病斑上可见密生的黑色小粒点。

果实受害: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果面产生褐色的斑点,后逐渐扩大,至整个果面。

防治方法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1)农业防治

及时清扫病菌残体,减少病源;加强橘园管理,增施有机肥,及时松土、排水,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2)化学防治

第一次喷药可结合疮痂病防治,可喷施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氢氧化铜、代森锌、丙森锌等药剂。

6、柑橘黑星病

主要为害果实,症状分为黑星型和黑斑型两类。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危害特征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黑星型: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病斑圆形,红褐色,后期病斑边缘略隆起,呈红褐色至黑色,中部略凹陷,呈灰褐色,其上有黑色粒状的分生孢子器;

严重时,可引起落果。

黑斑型:

初期斑点为淡黄色或橙黄色,以后扩大形成不规则的黑色大病斑,中央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

严重时,果面大部分可以被许多互相联合的病斑所覆盖;贮藏期果肉变黑、腐烂。

叶片上的病斑与果实上的相似。

防治方法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1)农业防治

及时清扫病菌残体,同时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1次,减少病源;低洼积水地要及时排水,去除过密枝叶,通风透气,降低湿度;控制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树长势。

(2)化学防治

柑橘落花后,选种喷洒下列药剂: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苯菌灵等。

7、柑橘脚腐病

主要为害根颈部,地上部也可受害。

危害特征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根颈部染病: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初期病部褐色,湿腐,具酒糟气味,流有胶液。

后期如果天气干燥,病部常干裂,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展,严重的环绕整个树干,致橘树死亡。

果实发病: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先为圆形的淡褐色病斑,后渐变为褐色水渍状软腐,长出白色菌丝,有腐臭味,病健部明显,干燥时病斑干韧。

防治方法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1)加强管理,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合理修剪,增强通透性,避免间作高杆作物。

(2)选用抗病砧木是防治此病的根本措施,嫁接时,适当提高嫁接口位置,不宜定植太深。

(3)发现病树,及时将腐烂皮层和部分周边健全组织刮除,并于切口处涂抹下列药剂:波尔多液;三乙膦酸铝或甲霜灵。

8、柑橘蒂腐病

多发生在果实采收后,从果柄及蒂部伤口侵入。有黑色蒂腐病和褐色蒂腐病两种。

危害特征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初期果蒂周围的果皮出现水渍状、浅褐色软腐的病斑。

随后病斑迅速扩展,边缘呈波浪状、病部呈暗紫褐色,极软,果皮易破裂。

同时,病菌很快从蒂部向果心蔓延,直至脐部。病果肉黑色,味苦,不堪食用。后期病部密生小黑粒。

防治方法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1)及时修剪、清扫病菌残体,减少病源;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增强树长势;防止果实受伤,采收时要防止果实遭受机械损伤;果实进库前10~15天,对库房或地窖进行消毒,注意通风换气。

(2)果实采收前7~10天,可用下列药剂预防果实贮藏期发病: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喷雾。

(3)果实采收后1~3天内,果实可用下列药剂防腐处理:抑霉唑、咪鲜胺,或咪鲜胺•抑霉唑浸果。

未完,见《【精华版】柑橘病害图谱(下)》

【最全版】柑橘病害图谱(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