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家长关注孩子作业,更应该是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如:。很多家长说看到孩子的作业出问题,特别是知识上的错误就“受不了”,控制不住就想去骂、代劳等等。

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篇关于小孩作业问题的新闻刷屏。据报道,一位家长陪小孩写作业,因作业经常出错,家长最后被气得心肌梗塞,送进医院。

某家长陪孩子写作业陪进医院,作业是给家长还是孩子?

此事件一经报道,成了很多家长的共鸣,想起那些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日子,真是一把辛酸一把泪。难怪早些日子金华一所小学,取消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赢得网友们一篇欢呼和赞同。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强调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作业似乎已经成为家长、老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困节”,剪不断理还乱。

什么是作业?

一般是指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检测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学习活动。

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

课堂作业,当堂布置、当堂完成、当堂讲评等等,主要是为了检测当堂学习效果等各种练习,如课本上的习题;课外作业是指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如回家作业。

简单来说,学习和初步掌握新知识内容、方法技巧都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实现,但如果想要进一步彻底掌握好相关知识内容,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那就需要通过习题训练等等来实现,如作业。

某家长陪孩子写作业陪进医院,作业是给家长还是孩子?

同时,一堂新课学生“听”的怎么样?知识方法都掌握好了吗?重难点都解决了吗?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等等,这些学习效果反馈最终都是通过作业批改体现出来。

因此,大家对作业的作用和地位一定要十分了解,否则就会造成“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教师批改”变成“家长批改”等等情况出现。

对作业认识:作业可以出错吗?

很多家长对自家小孩的作业会感到“无奈”和“愤怒”原因之一,就是无法忍受孩子作业出现一大堆错,如要么字写错、字迹混乱,要么就是计算出错等等。很多家长看到这样的作业恨不得撕掉重写,即使压住内心的怒火,多教几遍还是不会,特别是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一些家长就恨不得自己亲自动手。

时间一久,“学生作业”也就变成“家长作业”,小孩在学习上慢慢变的懒得,依赖家长的帮助,主动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等等都得不到培养,甚至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家长而读。

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也无法容忍自己的学生作业出现错误。毕竟在头天的课堂上努力把每一个知识点讲解那么透彻,每一个方法技巧讲了又讲,每一个生字一遍又一遍带着写等等。按道理,学生都是能做全对,怎么可能会出错呢?这也间接让很多家长和学生不敢在作业上出错,出错就感觉没认真听课等等。

某家长陪孩子写作业陪进医院,作业是给家长还是孩子?

我们试着冷静下来想一想,孩子从出生到能听懂我们说话、能叫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直到能跟我们顺利交流,这些都是我们每天不断重复在孩子面前:“宝贝,叫爸爸妈妈”!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同孩子的交流结果。同样,我们面对孩子的作业,也需要教师和家长具备这样的耐性,“不厌其烦”去引导他们。

不要孩子长大了,而我们却忘记耐性和引导!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天才,没有人能真的听一遍、看一遍等就什么都会。天才,只是比别人更会用方法,更加努力,更会思考,学习习惯更加优秀等等。

既然是作业,它就允许出错。因为只有出错,我们才能知道问题在哪?哪里才需要进步?哪里才需要努力改进?哪些地方是薄弱环节等等。

很多家长说看到孩子的作业出问题,特别是知识上的错误就“受不了”,控制不住就想去骂、代劳等等。此时,作为家长您真的控制不住,建议去买份高考数学做一做,让自己冷静冷静。因为大家或许会发现,从学校毕业多年后的你,重新面对高考数学可能就只会做几个选择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很多家长看小学题目简单,一看就知道答案,那是因为我们都读了十几年的书。自己的小孩为什么会学得这么差?换位思考,他们才刚开始学这些知识、才第一遍学写这个生字,或许他们还不知道读书的意义,甚至有些小孩对作业上的对错意味着什么都不清楚等等,而这些正是我们需要教给他们。

某家长陪孩子写作业陪进医院,作业是给家长还是孩子?

因此,家长关注孩子作业,更应该是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如:

1、回家会不会主动写作业;

2、写作业姿势、态度端不端正;

3、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制定一些学习计划,如几点必须写作业,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就不能看电视等等;

4、遇到学习问题,选择主动思考还是逃避;

5、做作业之前会不会先进行复习;

6、做完作业会不会进行解题反思;

7、作业不会做,是因为知识没掌握好,还是方法技巧上的问题;

8、试着跟孩子聊聊,让他们主动说说在学校各种情况,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

9、偶尔跟孩子聊聊读书的意义,不要让孩子感觉读书就是为了家长、教师;

10、会不会主动制定学习计划、目标等等。

某家长陪孩子写作业陪进医院,作业是给家长还是孩子?

家长更应该关注这些,尽量去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人学习成绩差,其实就是学习习惯差的结果。成绩只是一个结果,就是受一个人学习习惯、行为等各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

如果家长想一夜之间就让自己的孩子把所有作业都写对,字写得漂漂亮亮,考试必须多少分等等,这是不现实。一些家长看到孩子的作业不能达到自身的“心里标准”,就越俎代庖“帮”孩子写作业,如看到孩子词语不会背或计算出错,家长马上就把正确答案写出来或者读出来,那么这样做作业有什么意义?孩子思维得到锻炼了吗?这样的作业全对又是为了什么?

作业对与错,可以大胆交给老师来批改。如果作业必须都要全对才能上交,那还做什么作业,做作业又有什么意义?作业出错,对于孩子来说一次非常好的“重学”机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孩子就进步了。

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发现自身学习问题,哪些地方还要进步等等;教师通过作业,把控全班学生整体学习状态、及时发现个别学生学习问题,根据作业反馈情况,制定新的教学计划等等;家长通过孩子的作业,及时发现孩子的学习习惯上的毛病,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