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中的一系列战斗中,刘备大军高歌猛进,定军山黄忠一战斩了夏侯渊,刘备取得一场大胜,自封为汉中王。

有人得意当然就有人失意。夏侯渊战死之前,就有人打仗一直不顺。

张郃作为曹操手下名将,原本与夏侯渊一同把守汉中,后来曹操派了曹洪来,张郃夏侯渊就成了曹洪的副将,被安排各守关隘。

刘备这边派来马超攻打,曹洪稳扎稳打只守不攻。这时张郃自告奋勇要去打张飞把守的巴西郡。

于是“洪勒了文状,张郃进兵。”

结果呢,面对学会用计的张飞,张郃打了大败仗,向曹洪求救,曹洪却冷眼旁观,结果张郃把三万兵打得只剩十几个人,只身逃回曹洪身边。

洪见张郃只剩下十余人,大怒曰:“吾教汝休去,汝取下文状要去;今日折尽大兵,尚不自死,还来做甚!”喝令左右推出斩之。

后来郭淮说曹操很喜爱张郃,这才免了死罪。

这里面就反应出一个问题,张郃作为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一,是外姓将领里的佼佼者,从官渡之战投靠曹操之后,就深得曹操喜爱,可是虽然被老大器重,但老大身边人却不一定喜欢他。

比如曹洪和张郃,如果两人关系还行,那曹洪作为主将肯定不会在张郃请命时逼他立军令状,也不会在他失败时不发兵救援,更不会失败后要去斩张郃。

同样的境况还出现在另一位名将张辽身上。张郃这边打败仗的同时,张辽与李典乐进吞并合肥,面对虎视眈眈的东吴。

虽然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张辽作为主将,在战争之处也因为是否出兵的问题跟李典有一番争执:

张辽曰:“主公远征在外,吴兵以为破我必矣。今可发兵出迎,奋力与战,折其锋锐,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李典素与张辽不睦,闻辽此言,默然不答。乐进见李典不语,便道:“贼众我寡,难以迎敌,不如坚守。”张辽曰:“公等皆是私意,不顾公事。吾今自出迎敌,决一死战。”便教左右备马。李典慨然而起曰:“将军如此,典岂敢以私憾而忘公事乎?愿听指挥。”张辽大喜曰:“既曼成肯相助,来日引一军于逍遥津北埋伏:待吴兵杀过来,可先断小师桥,吾与乐文谦击之。”

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一开始张辽是准备孤身进兵的,经过一番“公意私意”的比较,李典才同意听从张辽指挥。一句“张辽大喜”,就可以想见张辽带着这两位副将在合肥把守时的无奈。

表面看原因是“李典与张辽不睦”。但是李典为什么会与张辽不睦呢?

我想这里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李典乐进比张辽资格老,是从曹操起兵时就追随曹操的。同样曹洪、夏侯渊也是从一开始就跟曹操出生入死的。但张辽原本是吕布手下,吕布死后才归顺曹操,归顺前还曾指着曹操破口大骂,张郃同样是降将,在官渡大战时走投无路才投奔曹操。

曹操能“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但曹操手下的将领们却不一定有这样的度量,他们会看到主公亲自给这些降将松绑、安慰,还夸赞说早就知道你忠义,有的甚至还会封侯,这样内心就会不平衡,与这些降将的关系当然也不会太好。

《三国演义》叙事宏大,这些小细节当然不会写太多。而另一部《水浒传》中,这些小政治就表达的很明显:

宋江遇到一个官军将领就是一阵表演,又是松绑赐酒又是拿头把交椅相让,搞得人家关胜、呼延灼们特别不好意思,也让手下原来的弟兄李逵武松们根本看不下去。

矛盾就这么不可避免地形成了。

人性都是相同的,从张郃张辽的无奈,可以想象马超跟张飞一场大战之后无奈投降,在蜀国虽然同列五虎上将,跟关、张、赵云们,关系也不会太亲近。

也许他47岁就染病去世,跟这个也有点关系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