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8日,消费电子产品网站Engadget发现,谷歌已在应用商店下架一批涉嫌广告诈骗的安卓软件,其中包括来自同一家移动广告公司DU Group的6款APP。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包括上述6个APP在内的一批应用,存在一些违反谷歌政策的行为,包括隐瞒实际开发者身份、对用户要求的许可过多,并使用许可去实施广告诈骗等。

4月18日,消费电子产品网站Engadget发现,谷歌已在应用商店下架一批涉嫌广告诈骗的安卓软件,其中包括来自同一家移动广告公司DU Group的6款APP。Du Group原为百度子公司,去年从百度剥离独立,但目前百度扔持有其34%股份。

被曝滥用许可和广告欺诈,百度关联公司旗下app被下架

上述6款APP分别为 Selfie Camera(自拍相机)、Omni Cleaner(系统清理)、RAM Master(清理内存、加快网速)、Smart Cooler(手机智能冷却)、Total Cleaner(系统清理)和 AIO Flashlight(手电筒)。

被曝滥用许可和广告欺诈,百度关联公司旗下app被下架

在被下架前,这些APP已在谷歌商店被累计下载超过9000万次,其中Selfie Camera单独就被下载超过5000万次。在上万人评分之后,Selfie Camera还获得了4.5的高分,甚至在2017年,位列谷歌商店英国地区最受欢迎的应用之一。

谷歌的行动是针对上个月美国网络媒体BuzzFeed News调查结果的回应。后者收集了谷歌商店的4880个热门应用的相关信息,包括其开发者、下载次数以及取得用户同意内容等。据BuzzFeed News 4月17日报道,这些信息,被其交予几家数据分析和网络安全公司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以色列软件公司Check Point、国际广告监测Kochava等。

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包括上述6个APP在内的一批应用,存在一些违反谷歌政策的行为,包括隐瞒实际开发者身份、对用户要求的许可过多,并使用许可去实施广告诈骗等。与此同时,这些应用还收集了用户大量的个人数据。

据Buzzfeed News报道,来自Kochava分析团队的负责人Grant Simmons指出,这些应用的诈骗行为通常发生在用户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用户“点击”广告的行为,甚至在应用未运行的情况下也能发生。Simmons称,这些应用“在被下载以后,就跟特洛伊木马病毒一样,自动收集用户数据”。

被曝滥用许可和广告欺诈,百度关联公司旗下app被下架

Check Point同样发现,这些APP存在虚假点击广告的现象,并指出在用户未打开APP的情况下“点击广告”,同样损耗手机电量和流量。

有意思的是,Buzzfeed News的调查团队发现,上述六款APP进行诈骗行为时的广告,来自于谷歌和推特自己运营的移动广告公司AdMob和MoPub。至于AdMob和MoPub是否了解上述应用的广告诈骗行为,目前两家公司暂未回应。

除了上述行为,据Buzzfeed News报道,除了AIO Flashlight之外的其他5款APP,均未在隐私政策中指明其真正的开发者为DU Group。在谷歌商店中,这5款APP标注开发者为“Pic Tools Group(Photo Editor& Photo Grid&Collage)”,后者称自己主要开发照相类应用。当前,Pic Tools Group仍有六款应用在谷歌商店可供下载。

被曝滥用许可和广告欺诈,百度关联公司旗下app被下架

Pic Tools Group在谷歌商店的展示页

Check Point分析团队的负责人Aviran Hazum指出,这些APP隐瞒的不仅是背后控制者,还有开发者所在国家,也就是数据真正的传输目的地。而隐瞒这些信息,是违反谷歌相关政策的。

针对下架上述APP,谷歌在对BuzzFeed发出的邮件中解释,“谷歌要求开发披露其收集用户数据的情况,并且只能获得应用功能相关的用户许可。如果有APP违反这一政策,我们采取的行动,甚至会包括禁止开发者在应用商店继续上传应用”。

目前,Du Group尚未回应。

去年5月,百度分拆海外国际事业部中的全球移动应用及DAP(Du Ad Platform)广告平台业务,后者融资成立了新公司小熊博望,领投方为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这家深圳公司目前与其关联机构持有小熊博望53%股权。DU Group即为小熊博望在海外的广告平台。(文/张涵宇 责编/刘冰彦)

财新世界说“中企全球动态”项目,报道中国最优秀的1000家大型和新创企业出海动向,包括投资、并购、项目进展、影响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政策变化等。团队由驻北京、意大利、德国、法国、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美国、巴西等地的编辑和记者组成。

微博 @世界说globusnew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