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太极 | 1493期】

首先,咱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人到底为什么会生病?

要从西医来说,不同的病有不同诱因,难以穷举;但从传统养生来说,《黄帝内经》给出了总则性的答案,生病不外乎四大原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起居、运动问题。

外感六淫,指外界的“风热暑湿燥火”六种因素致病,但若人体抵抗力强,并能随节气变化养生之时,“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样即使“外感”,也不过小病小痛,完全可以依靠自愈力解决。

饮食起居是另一个大事,但不好的饮食习惯,不良的起居规律,我们完全根据养生之道来纠正调整;运动也同样如此。

唯独七情,是我们最难以驾驭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它盘踞在我们的脑海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像风一样来去匆匆,像云一样变幻无穷。

所以,长寿最大的秘诀就在“情志”上面。这其实也并非凭空揣测,通过对大量有关长寿类的文章阅读对比,无极君(微信公众号:无极太极)也发现:

在生活习惯、饮食起居方面,对烟酒的态度方面,人们的差异或许很大,但是在情志方面,大都有着相似的内核。

今天无极君就跟大家聊聊情志与五脏养生,以及如何改善控制自己的情绪!

怒伤肝,怒则气上,悲胜怒

怒伤肝,每发一次脾气,肝就受伤一次。长此以往,就会引发恶性循环,肝越来越不好,脾气也越来越大。看啥都不顺眼,看啥都来气,一点火就着,而且动不动就怒发冲冠。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有些脾气暴躁的人可能会被活活气死。就像三国时期著名的天才将领周瑜;本来是惊才绝艳、羽扇纶巾,身为东吴大都督,怀抱美人小乔。

但就是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怒火,被诸葛亮气得箭创崩裂、吐血而亡,完事之后还不忘大叫一声:既生瑜,何生亮!真是让人觉得可惜又可悲啊

愤怒时还容易伤及脾胃。生气的人,通常都觉得气饱了吃不下饭。为什么呢?因为肝木克脾土。

那么当一个人愤怒的时候,如何用其他情志来克制呢?

根据五行克制的理论,肺金克肝木,也就是悲胜怒。当一个人悲伤的时候,肺气就会上升,肝火就会随之下降。

这一点其实也不难理解,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平时自己以为某件事生气意难平,本来还在气头上时,如果正好有你在意的人说些开导安慰、表示理解的话,你就会瞬间感到一种委屈、悲伤,之后怒气转而消散。

其次,也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发怒时,可以先深呼吸数次,激发“肺气”,自然怒气就被慢慢消散了。

悲伤肺,悲则气消,喜胜悲

有些人,是天生的悲观主义者,在看待一件事情时,往往总会看到消极、悲观的一面;有的人,是玻璃心,极为脆弱,稍稍遭遇挫折就容易悲悲切切、怨天尤人、控诉命运。

更有甚者,还容易触景生情、伤春悲秋,看到黄叶、落花、春雨、秋风,就忍不住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凡此种种,大都是先天肺气不足或后天肺气大伤所导致。

就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天到晚,一双眼睛都是泪盈盈、水汪汪的。花开花落,本是自然规律,而她就会联想到命运、爱情、身世,赋出一首《葬花吟》。

还有不知大伙是否注意到,林黛玉经常做的一个动作,就是歪在椅子上、床上、石头上,就像一个柔弱无骨的睡美人。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从传统养生文化来看,这正是肺气不足的表现。肺主一身之气,气虚的人就想躺着,久卧伤气。气伤又想躺,如此这般恶性循环下去,她最后终究肺痨而亡、香消玉殒。

悲伤肺,当一个人沉浸于消极、悲伤之中时,有没有方法解决呢?

那就是“火克金,喜胜悲”。一个经常容易悲伤、消极的人,除了让要减少接触负面消沉的东西,更应该多看看喜剧、听听相声、制造惊喜,这样或多或少可以减弱悲伤抑郁。

除此之外,还有更好的方法就是,投身于公益等帮助他人的行动中,助人为乐,打开心胸,包容天地,自然也就不会沉浸于个人的消极悲观。

恐伤肾,恐则气下,思胜恐

为什么一个人,在面临重大的危险或者威胁时,会被吓得二便失禁、屁滚尿流呢?这其实就是恐伤肾、恐则气下的结果。

当一个人极度惊恐的时候,气是往下走的,所以就会吓得屁滚尿流;尤其是老人,由于肾气虚弱,就算没有遇到恐怖的事,也常会尿失禁,或夜尿不断。

时下人心浮躁,喜欢追求新鲜刺激,蹦极、跳伞、过山车、跳楼机等,什么刺激就来什么,美名其曰挑战极限。偶尔未知,尚且无妨。

但如果整天追求刺激,这样的人就是心神外散、肾气大伤的相。以为自己很勇敢,实则是肾气已经虚弱到麻木状态感觉不到刺激和恐惧,更感觉不到热血和激动。甚至进一步,就是对待任何事情,都是无所谓、性冷淡的态度。

有没有方法,来应对胆小恐惧这种情志呢?

那就是“土克水,思胜恐”。有了恐惧,不要逃避,而是去直视它,思考自己为什么恐惧它,自己该不该恐惧他,恐惧这种情绪究竟从何而来,对自己究竟有没有意义?

当你真正能够深思熟虑,清晰透彻地明白之后,自己也就能放开自己的恐惧,拯救一下自己已经亏虚的肾气。

喜伤心,喜则气散,恐胜喜

心对应五行之火,对应的情志是喜。喜悦、开心是一种相对较好的状态,但是一天到晚嘻嘻哈哈、没心没肺自然也不好。过喜伤心,伤心气、伤心阳。

且不说现代很多“过喜伤心”,导致心脏问题发作的新闻案例;其实历史上过喜伤心而亡的例子就不胜枚举。

最著名的就是宋朝抗金名将牛皋大笑而亡。牛皋本是一个勇武过人的猛将,与金国名将金兀术交战多次,但屡战屡败;最后终于有一次,他凭借打败了金兀术,兴奋不已,结果却大笑而亡。

还有一个就是范进中举,结果得了失心疯的故事。

当一个人情志处于过喜时,该怎么办呢?水克火,恐胜喜。用恐惧可以来战胜这种状态。

还是范进中举的故事,当他失心疯之后,岳父是怎么对付这种情况的呢?一个巴掌扇过去,发挥出自己平时对范进欺压、鄙视的态度,让他恐惧;结果范进一下子就清醒过来了。

当时,平时如果自己陷于这种情绪时,肯定不能扇自己的耳光,但是可以想想自己的恐惧和担忧是否完全解决、一劳永逸了?这也恰好是“居安思危”的道理。

思伤脾,思则气结,怒胜思

思伤脾,是现代人最常见的问题。

比如你接手一个全新的项目,需要深思熟虑、反复思考;比如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打拼或者放下现前的一切希望重新来过时,肯定会想了又想;比如投资遭遇一个风险时,你会时刻想着该不该撤资放弃…

思虑过重,是现代社会逃不开的问题;所以现代人,尤其是公司白领们,往往是大腹便便,消化不好,肠胃不佳;这大都是“思伤脾”导致的问题。

更严重的问题,就是高血压、糖尿病等,都与人思虑过度、心弦紧绷等状态有关。

思伤脾,有没有对付它的方法呢?

那就是“木克土,怒胜思”。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对一件事反复思考,徘徊不定,犹豫不决,反正就是没办法做决定;后来,突然遇到某件事、某个人、某句话,终于“一怒之下”做了决定。

还有古代很多说客,在说服对方的时候,面对对方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的心态时,常会使用一招“激将法”,请将不如激将,结果往往就会取得成功,道理也在于此。

如何修复五脏改善情志

既然情志影响五脏,那么其实反过来说,五脏健康状态也影响着自己的情志。

通过简单的情志和五行生克来改善、缓解情绪固然可行,但是大都是情绪已发生之后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如何在平时,通过对五脏的强化、保养、修复,改善自己的内在身心健康呢?

其实无极太极养生中级班的课程,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法。养生中级课程针对人体心、肝、脾、肺、肾五脏分别设计出专门的养护功法 一一对应、一一针对。

通过初级班所积累的元气,可用中级班的五大动功输送至五脏六腑,刺激强化脏腑,排出内在的病邪,可以促使身体全面焕新,使各项生理机能都趋近更健康的状态!

一起来看看无极太极学员

如何通过中级班改善健康

无极太极,全球最大的实名认证功夫迷社群。拥有2万余名实名毕业学员,全网千万级粉丝。每天有真实学员反馈真实练习心得。

升级版养生中级班

点此即可报名▼

小恒老师会邀请您加入

养生实战功夫社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