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今年60多岁了,60岁的时候没有给他过60岁大寿,我心中一直自责。爸妈总说,不要给过生日,孩子都在外面,不方便。天天都吃得很好,没那个必要。老家风俗:生日的时候谁给庆祝的生日,以后每年那个人都要出席。我当时也是傻,竟听信了他们的话,也没有强硬的张罗。就像之前,我妈掉了一颗牙,我要带她镶牙,她怎么也不肯,我就没有再坚持,后来她的下边的牙掉了四五个,我带她去镶牙,才知道当初掉第一颗牙就该带她去的。父母的话,有时候不能听,他们总怕麻烦我们,所以总在拒绝。

爸爸是一个农民,他原本不应该是农民的。在那个年代,他上学的时候刚好赶上了文革,所以他是少数不能上学不是因为没钱,而是不能上的人。他说,那时候一个人坐在银杏树下,没有人和他玩,后来,上完小学就不能往下继续上了。

结婚以后,他出去打工,天南海北的去,改革开放前的时候,他们是在深圳开发的那一批人。我们常常调侃说,当初他留在深圳,也许一切都不一样了。但是人生的路谁知道呢,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他打拼多年,回来了,还是那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他又去了东北的黑龙江,去了山东青岛,等等。他以前说,等他年纪大了,不干活的时候,想写一本书,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路》,写他这么多年走过的地方。

小的时候,他从深圳给我带回来荔枝和芒果,那是北方没有的水果,我记忆深刻,他总是能带各种东西回来。有一次在大桥边走路,他说,你想不想要走路脚一踩就一闪一闪的带灯的鞋子,我说想啊,他说他给我带。后来这个承诺一直没有兑现,我也一直记得这个话,不是因为爸爸没有帮我买到鞋子,是我觉得那时候的我好幸福。家中仨女娃,在农村来讲,日子并不是很好过。我的爸爸竟也宠我宠的放在心尖尖儿上,就像他总爱用他的胡渣扎我的脸一样,就像他也爱让我骑在他脖子上骑大马一样,别人有的,我都有。

如今,爸爸六十多岁了,我们仨女娃也都各自在不同的城市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们都已经有工作了,就没有再让爸爸出去打拼,年纪大了,也想让他在家陪陪妈妈。因为我们不常在家,所以只能经常网购一些东西寄回去。爸妈舍不得花钱,每次爸爸想买点东西的时候,妈妈说又没有什么积蓄不能乱花钱,现在在家里也不出去打工,一分钱不赚,怎么能随便买买买呢!我听了哭了,我跟我爸妈讲,不是他们一分钱不赚,他们怎么不赚呢,这么多年都把我们仨女娃供起来了,我们的钱都是你们的啊。父母总是习惯了付出,却不习惯接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