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张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集聚区”(下称“集聚区”)展区,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总工程师蒋君祥向《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张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集聚区是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归入上海科创中心)专项发展资金资助的项目,在本次上交会上展示了熔盐储能技术和高温制氢技术在打造未来多能互补的新能源示范区方面的应用,以及超声技术工程中心在先进制造、智能传感、先进医疗等方面的应用。据蒋君祥介绍,集聚区这个项目,其目的是依托中国科学院(下称“中科院”)科技资源集聚的优势,发挥中科院上海分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平台作用,探索院地合作新机制、探索成果转化新模式、探索产业培育新方法。

集聚区项目成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先试案例

——专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总工程师蒋君祥

在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下称“上交会”)开幕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发言中反复强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性。

说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自然不能不提上海张江。作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高地,张江示范区在本届上交会上向大家展示了最先进的智能技术产品,同时也展示了其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的成果。

在“张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集聚区”(下称“集聚区”)展区,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总工程师蒋君祥向《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张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集聚区是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归入上海科创中心)专项发展资金资助的项目,在本次上交会上展示了熔盐储能技术和高温制氢技术在打造未来多能互补的新能源示范区方面的应用,以及超声技术工程中心在先进制造、智能传感、先进医疗等方面的应用。

据蒋君祥介绍,集聚区这个项目,其目的是依托中国科学院(下称“中科院”)科技资源集聚的优势,发挥中科院上海分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平台作用,探索院地合作新机制、探索成果转化新模式、探索产业培育新方法。

“这个项目是上海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一个很好的先行先试的案例。”蒋君祥说。

《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集聚区项目目前已完成两期。一期以探索院地合作新机制为主要任务。二期以探索成果转化新模式为主要任任务。围绕国家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建立了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工程中心;围绕研究所特定领域的技术积累,成立了上海超声技术工程中心。通过专业团队对技术进行梳理,市场服务团队对技术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在工程中心(上海中科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独立事业部)平台上,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和集成开发,形成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工艺包、产品样品等技术输出,同时引入投资,推动工程中心平台向企业形式的市场化主体转变。

蒋君祥谈及科技成果转化经验时表示,“通过技术产品化和成果商品化两个过程,才能真正有效解决技术转化的瓶颈问题,科技成果才能成为有效的技术供给。”

蒋君祥认为,目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需要来自技术、资本、市场各方的理念一致,抱有合作共赢的态度,这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基础。

“合作各方对技术转化的风险要有有足够的认识,对各自的作用、价值要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尤其技术方往往高估成果的价值。”蒋君祥说。

(国际金融报记者 吴斯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