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2015年,雁荡山管委会就已经开始着手筹备“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的建设,借助古代科学家沈括、地理学家徐霞客等人对雁荡山的研究成果,突出雁荡山对当代青少年的科普作用,让得天独厚的火山地质科普资源真正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室外课堂。“雁荡山研学旅行的推广和推进,只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雁荡山积极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加强旅游与相关资源统筹开发,实现文旅融合、体旅结合、农旅牵手、商旅并进、教旅互动、工旅联动、科旅共生,催生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推进雁荡山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让品质化旅游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服务。

用学习的方式来旅行,对外读懂世界,对内看清自己。研在途、学在途、乐在途,通过研学让旅行更有意义,让孩子们更有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春天的雁荡山,清秀而迷人。春意盎然里层层叠叠的绿,书写着雁荡山在春雨如酥里的热情和好客。

这不,景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客人

他们来自育英学校一千多名初中生。

孩子们在雁荡山各个景区进行研学旅行活动

在敞开心扉游玩的同时

开启了一场别样的“研学之旅”

感受雁荡山风景、人文、和地质科普知识的神奇魅力!

览尽美景 感悟文化

这里既保留“游”的乐趣

又突出“学”的价值

仔细听讲解,认真做笔记,寓教于乐,一边游玩一边学习,这便是研学之旅的乐趣!

“这是我第二次观看飞渡表演,感觉太惊险,太刺激了。”

“原来,人可以这么勇敢!”

“大龙湫下面的摩崖石刻也很漂亮!”

同学们面对所见,自发感慨!

丰富知识 学有所乐

雁荡山景区生态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历史文化悠久厚重,其中摩崖石刻、亭台庙宇、非遗飞渡、火山岩石、特有植物、博物馆等地都可以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课堂。

雁荡山丰富的学习资源

成为孩子们研学旅游的优质选择

在大自然这个导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打开五感感知世界,在旅行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研学的目的之一让孩子们在学习上不仅仅关注课堂和书本,将更加深耕于素质教育,注重兴趣特长和品德方面的培养。“人们感叹诗和远方走在一起,其实诗和远方自古就走在一起;徐霞客行万里路留下诸多名篇,李白在祖国的山川河流中寄情于大自然。”

走进自然 陶怡情操

“我们学校每年都会有两次游学旅行,”这次研学活动学校负责人牟校长说,“让每一个孩子在旅行中获得收获知识,更重要的培养一种生活情趣,同时在旅行中拓展思维、感悟人生,涵养博雅气质。”

诗文朗诵致敬先贤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研学之旅,“游学合一”,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打造“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

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早在2015年,雁荡山管委会就已经开始着手筹备“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的建设,借助古代科学家沈括、地理学家徐霞客等人对雁荡山的研究成果,突出雁荡山对当代青少年的科普作用,让得天独厚的火山地质科普资源真正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室外课堂。将旅游与研学深度结合、将景点和全域化旅游深度结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游客服务、为当地百姓服务,未来将打造更多创新、创意、创益的研学活动项目。

学校学生在雁荡山研学

倡导垃圾分类

穿汉服的同学们和身后的“昭君出塞”相映成趣

深化文旅融合,推进知行合一

近年来雁荡山向全世界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正围绕以“旅游+”为引领带动经济繁荣,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雁荡山研学旅行的推广和推进,只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雁荡山积极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加强旅游与相关资源统筹开发,实现文旅融合、体旅结合、农旅牵手、商旅并进、教旅互动、工旅联动、科旅共生,催生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推进雁荡山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让品质化旅游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服务。”雁荡山旅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雁荡山研学游部分内容

雁荡山博物馆解开亿年地质之迷

大龙湫景区触摸流纹岩

方洞景区探究四期火山喷发演变史

跟着徐霞客游览灵岩景区,在历代文人摩崖石刻中享受艺术熏陶,感受书法魅力

在诗词中解读灵峰胜景,在古洞石室中了解佛道文化

参观明代名臣章纶故里----南閤古村,欣赏600余年历史牌楼群南閤牌楼

文字+编辑:赵小赵

审核:陈虹芳

图片:雁荡山管委会资料

欢迎关注雁荡山旅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