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陆良县活水乡雨麦红村依托山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错时山地蔬菜,让当地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陆良雨麦红村:因地制宜发展错时山地菜,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今年的蚕豆价格最高卖到二块五,最低也在一块八,据当地村民黎石琴告诉记者,她家半亩多的地,能收入一千五六百块钱。

陆良雨麦红村:因地制宜发展错时山地菜,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雨麦红村是典型的山区村,由于海拔高,气候冷凉,很多农作物生长缓慢、一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近年来,该村经过不断探索,把这一制约因素充分利用起来,抓住农作物生长周期长,可种植高品质蔬菜的特点,大力发展错时蔬菜,让蔬菜在地里多生长一段时间,等其他地区的蔬菜收完了或者还不能上市时,再利用这个空档抢收上市。由于山地蔬菜生长期长,品质好,外地客商在田边竞相收购。

陆良雨麦红村:因地制宜发展错时山地菜,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这一发展模式得到当地村民认可,许多在外务工村民也纷纷回到家,靠种植山地蔬菜发展经济。该村还利用仅有的坝塘,新修田间道路和灌溉设施。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引进云南沃坤农业科技公司,带领村民发展种植时兴蔬菜。目前该村山地蔬菜面积已达500多亩,年收入500多万元。

陆良雨麦红村:因地制宜发展错时山地菜,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陆良县活水乡雨麦红村监委会主任黎谷华向记者介绍到,预计明年土地流转后,种植山地蔬菜规模将达到一千亩以上,产值保守价也在一千万以上。

记者:资红喜 梅江文 雷芳

陆良雨麦红村:因地制宜发展错时山地菜,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