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看娱乐新闻的各种报道,坦白说,在横店的主干道康庄道上,仅凭路边的建筑和门店,你会认定,这是浙江中部特别普通的小镇。脚步慢下来的时候,你又会发现很多不同。比如路边很小的打印店里,门口贴着一张16K的纸,上面只有4个字:打印剧本。
在沙县小吃的馄饨店里埋头吃饭的瞬间,亦可以听到隔壁桌的眉飞色舞,“上次跟刘德华一起演戏,我饰演的角色一次就通过了”,“最近我演的角色是要骑着马往前冲的”忍不住回头瞄了一眼,没有明星的光华闪烁,就是生活中的一般人儿。促成这种转变的是横店集团的创始人徐文荣。
徐文荣1966年成为横店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他自称是个农民,小学四年级毕业,却一手打造了目前最大的华人影视拍摄基地,每天有三十多部电影或电视在这里开机,西方媒体甚至为横店冠上 “东方好莱坞”的称谓。
1995年底,已故电影导演谢晋来到横店。这一年,他正积极筹拍《鸦片战争》,但因资金难以落实、工程时间难以保证等困难,拍摄基地一直无着。
“病急乱投医”的谢晋来到了与杭州相距180公里的横店,这个地方不通飞机、不通火车,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谢晋找到了徐文荣,徐文荣看着他,不认识。别人介绍说:“这是谢晋。”徐文荣仍一脸茫然。“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拍电影的。” “你拍过什么电影?”
尽管徐文荣不知道“谢晋”是谁,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机遇的把握。在横店逛了一圈后,谢晋选中了一块由很多个小山坡组成的地方,要徐文荣在这里建起“南粤广州街”。120栋房子、一条珠江、一座塔,最终,徐文荣以3个月为限接下了这桩一般人不敢拍胸脯的项目。
他派了120支工程队同时进山,每支队造一栋房子,白天晚上、下雨下雪不停干,终于如期完工。由横店集团出资建造,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的“19世纪南粤广州街”拍摄基地落成。谢晋在上海、杭州没有做完的事情,徐文荣在横店帮他完成了。徐文荣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能量?横店只是一个自然村。谢晋在横店顺利完成了拍摄,这成了影视城成名的契机。
徐文荣与陈凯歌则延续了他与谢晋的故事。如见到谢晋一样,徐文荣不知道陈凯歌是谁。按照徐文荣的估计,秦王宫建成最快要一年,但陈凯歌等不了一年,讨价还价后,徐文荣承诺8个月完成。8个月后,秦王宫建成。那个美工面对恢弘的秦王宫,大哭了一场。戏拍完后,来采访的外国记者有140多名,为“横店”做了一次大大的广告。此后,是香港街、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江南水乡。
是这些故事里的速度,但核心的问题是,资金和土地为什么对徐文荣来说都不是问题。因为在横店影视城的背后,有着一个强大的商业帝国。
横店商业帝国的构建源于1975年的一个缫丝厂。横店是蚕茧之乡,有着从商经历的42岁的徐文荣被公社领导相中了,承办这个缫丝厂。这个缫丝厂成了日后横店集团积累的第一桶金。后来,徐文荣先后创办了700多家公司。其中最赚钱的是钕铁硼磁体和医药这两块。
如今·的横店集团,是拥有60多家子公司和3家上市商业公司。众所周知,场租费和门票是影视拍摄基地主要的收入来源,横店亦如此。2000年,徐文荣宣布:横店影视城从此免收场租。由此,导致横店一年的损失大概在2000多万。
不过这却让当地居民每年的收入增加三十多亿。徐文荣有一个叫王大良的邻居,这对老夫妇有4间房子,自己住在楼下,把楼上租出去,一年收入32万。
横店集团总资产超过了1000亿。因此许多人把徐文荣称为中国的隐形首富。
2000年的时候,徐文荣以27亿元的财富排在第8位。他看到富豪榜的排名后,就请胡润到横店喝茶,给他讲解“中国国情”,告知将自己推上榜的“不合理性”。他说,如果说计算横店的财富,绝对不止榜单上那么多,但如果说是个人,我绝对没有那么多钱。徐文荣在退休后还捐掉了自己的全部股份。
横店电影城每年接待的游客超过了1200万,在国内仅次于故宫跟张家界。真正让徐文荣名声大噪的还是因为“重建圆明园”。这一项目也直接带动了35000人就业。
创办过700多家公司,年赚千亿却捐掉股份,他才是中国的隐形富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