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位非是旁人,正是那“形意始祖”李飞羽。不几日,被后世称为“形意圣手”的车毅斋前往拜会李飞羽,并在咸丰六年(1856年)正式拜李飞羽为师,车毅斋便由此成为了形意拳的首位传人。

“技击一道,甚矣哉之难言也。”且说古有华佗作五禽之戏,达摩祖师东来,采禽兽灵性之特长,参以洗髓易经之法,而创“意拳”,又名“心意拳法”。岳武穆复集各家之所长,编纂五技连拳、散手、撩手、诸法,称为“形意”。

不拽文词,只说白话。且说形意传播众广,后世之中有个能人,将形意发扬光大,传播四海。这位非是旁人,正是那“形意始祖”李飞羽。

37岁拜师学艺,形意拳法天下难敌:形意始祖“神拳”李飞羽

李飞羽何许人也,话说他生于1809年,这一年是大清仁宗嘉庆十四年。家住直隶河北深县(今深州市)。只因曾一度居住在山西地区,以务农为生,因此又被称为“李老农”,后世将其名字当成“李洛能”,实则这是“李老农”的音误,李飞羽才是真名。

后世武林奉李飞羽为形意之祖,然相较于其他开宗立派的名家,李飞羽可算是大器晚成之人。李飞跃自幼在村里研习“花拳”,这套拳法相传出自于“江南大侠”甘凤池,这个甘凤池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后世评书将此人描述为顶尖的武林高手。李飞羽虽自幼习武,但苦于没有名师指点,因此只能算是会些套路,而没有真功。及至中年以后,他才真正步入武学生涯。

37岁拜师学艺,形意拳法天下难敌:形意始祖“神拳”李飞羽

据闻李飞羽长成之后,随族人前往山西太谷经商,期间在祁县遇到山西拳师郭维汉。郭维汉见李飞羽也懂些武艺,便与他交流了枪术。结果“棍怕老狼”,李飞羽不出三招便被一枪挑翻。不服高人有罪,李飞羽当即就要拜师。郭维汉没有收他为徒,而是将他引荐给到自己所属的戴氏心意拳门下,拜了戴氏心意拳第三代师祖戴龙邦为师。此时李飞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以37岁年龄拜师学艺,也算奇闻。

起初两年,李飞羽只学得了五行拳中的劈拳和半趟连环拳套路。及至戴龙邦令堂八十岁寿宴当日,众弟子为给寿星贺寿,轮番在庙堂演示拳术。师兄师弟各自献艺,看客当场叫好,而李飞羽却只能示范最基本的几式。戴龙邦之母见这个壮汉年纪不小,却只会耍这几招,细问之下,才知道原委。她认为李飞羽虽然所学有限,但两年间仍孜孜不倦日夕锻炼,足见其人性格敦厚。老人家当堂训示戴龙邦要好好栽培李飞羽,将心意拳悉数教会与他。

37岁拜师学艺,形意拳法天下难敌:形意始祖“神拳”李飞羽

戴龙邦是个大孝子,老娘的话不能不听。自此后,戴龙邦便对李飞羽倾囊相授。师父肯教,徒弟肯学,技艺飞速而升。经过十年苦练,李飞羽将心意六合拳全部学成,在戴氏弟子当中,属于佼佼者,并获得了戴龙邦的认可。

不过江湖另有一套说法,指李飞羽拜师戴龙邦后,戴龙邦不久逝世。他的武艺其实是受戴龙邦的侄儿戴二闾所授(一说为戴龙邦的儿子)。

姑且勿论上述的说法何者为真,可以肯定的是,李飞羽确实在心意六合门深造过很长一段时间。学成之后,李飞羽回到老家河北,在当地授徒教武的同时,将花拳融汇与心意之中,同时又引进了道家的内炼理论,最终创下了“形意”一脉。

37岁拜师学艺,形意拳法天下难敌:形意始祖“神拳”李飞羽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武艺大成的李飞羽再次回到太谷,接受巨贾孟孛如之聘,到孟宅担任护院。某夜,李飞羽巡视宅院之时,忽听屋顶有动静,不用问,这是来了飞贼了。李飞羽藏在房角处,等房上黑影一落地,飞身上前轮拳就打。对方也是高手,感觉后背有股凉风,知道不好,缩首弯腰闪身而过,扭转身形,与李飞羽当场动武。这飞贼江湖有名,唤作“飞天燕子”,是个专干打家劫舍营生的惯匪,早年受高人所传,善使八卦掌法,功夫在绿林之中屈指一数,许多高手拜在其掌下。

37岁拜师学艺,形意拳法天下难敌:形意始祖“神拳”李飞羽

天井之中,八卦对形意,算是一场真正的高手对决。李飞羽这些年频频与人交手切磋,每每轻松获胜,今日里算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十几个回合愣是无法拿住对手。对方也看出门道,知道遇到难敌之人。只道是贼人胆虚,不敢应战太久,于是卖个破绽,扭身就要走。李飞羽那肯放过,三两步追上,施展内力,一拳打在贼人肩头,硬生生将锁骨打碎。这一下“飞天燕子”飞不起来了,被生擒活拿,李飞羽名声响彻太谷。

37岁拜师学艺,形意拳法天下难敌:形意始祖“神拳”李飞羽

不几日,被后世称为“形意圣手”的车毅斋前往拜会李飞羽,并在咸丰六年(1856年)正式拜李飞羽为师,车毅斋便由此成为了形意拳的首位传人。此后十年间,李飞羽再收了郭云深、刘奇兰、刘晓兰、贺运亨、李广亨、宋世荣、宋世德八人为徒,后世将之合称为形意门的“八大弟子”。此后,这八人全部称为独当一面的宗师。而李飞羽则与八卦掌董海川、太极拳杨露禅齐名一时,成为了清代最著名的三位武术家,甚至有人将李飞羽冠以“神拳”之名。

37岁拜师学艺,形意拳法天下难敌:形意始祖“神拳”李飞羽

光绪十六年(1890年),81岁高龄的李飞羽在家中离世。其后,麾下八弟子以各自打法技巧,分成了河北派、山西派、河南派等,继续将形意拳传扬四方。而后世的武学宗师,如李存义、张占魁等,许多也曾是形意拳高徒。可以说,李飞羽对武术界的贡献,实是横跨百年之久,无愧宗师之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