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场上瞬息万变,球员一个突然的想法很可能就会彻底改变球队最终的命运。

当丁霞在与意大利半决赛最后阶段两次忽略朱婷和李盈莹,将球先后传给袁心玥和龚翔宇,我们不能将这种变化直接归结到对与错当中,但中国女排输球的事实,的确是因为丁霞的这次改变而产生的。

拥护者大多会把批评丁霞的人看作是喷子,可作为前中国女排一员的李颖在解说现场也表示出了疑惑与不解:为什么关键球不交给朱婷?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听听丁霞是怎么说的。

作为中国女排的首发二传,丁霞首次做客央视,在调侃了一些中国女排的日常花絮之后,嘉宾兼主持人的惠若琪向提出了关键球处理上的问题。

丁霞回忆起与意大利小组赛的第一次碰撞,当时在拿下第一局并且在第二局一直领先的情况下,她都是在不断的找朱婷的位置,可在意大利针对性的防守之下,中国女排接连输掉了三局,最终1比3不敌意大利。

作为前车之鉴,尽管教练曾说过关键球一定要找朱婷,尽管自己也认为应该这么做,但丁霞还是觉得在意大利同样知道朱婷要打关键球的情况之下,不能选择继续保守,要为赢球而做出改变。

针对丁霞的这一改变,郎平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她认为,关键球就就应该找关键球员,而丁霞之所以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是因为当时意大利对龚翔宇的网前防守几乎没人,这一选择是对的,没得分只能说明我们的接应下分能力不足。

经过郎平的分析,回顾当时的场景,尽管与传统观念背道而驰,但丁霞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来说是没有错的,意大利的防守几乎都在盯着4号位上的李盈莹和后排的朱婷,龚翔宇势大力沉的击球也是朝着埃格努打去的,最终还是输球了,只能说运气没站在中国女排一边,实力亦如此。

就如同开篇所说一样,竞技场瞬息万变,求变才能成为英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