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从乐昌市文化部门了解到,由乐昌市文化馆主办,廊田镇妇联、文化馆分馆承办的“戏曲进农村”演出,连日来走进廊田镇平富、铜坑、农庄三个村,为广大群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汇演。此举不仅有利于破解农村群众看戏难问题,也让传统戏曲重返基层广阔天地,为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活动现场,文艺汇演节目内容形式多样,丰富精彩。伴随着一阵阵掌声,歌舞、小品、花鼓戏等9个精心准备的精彩节目为观众呈现了丰富的视听盛宴,尤其是由平富、铜坑、农庄巾帼志愿者自组建舞蹈队表演的《青花瓷》、《一路有爱》、《吉祥中国年》等节目,更是赢得了在坐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台上台下成了一片激情四溢的海洋,观众脸上的赞许也是巾帼志愿者和演出者们尽心尽力演出的最好回报。

据悉,这三场演出活动,廊田镇共有40多名“巾帼志愿者”参加了演出活动,用精彩的演出赞美家乡,充分展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吸引了上百名群众前来观看,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戏曲进农村,极大地丰富了留守老人、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的孩子在看了经典剧目之后,就爱上了采茶戏等传统戏曲。而参加演出的演职人员则认为,舞台艺术送到农村,也让演员更接地气。“只有深入最基层,我们才能体会到劳动人民的生活,才能从生活中吸取营养,补充我们艺术创作上的不足,尤其是激发、激活艺术创作。”

据广东省文化厅公布的信息显示,我省将组织戏曲艺术院团深入粤东西北地区近3年来戏曲演出未覆盖的贫困村,就近开展戏曲演出,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18年将继续加大试点工作范围,逐步实现“每年在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场戏曲演出”。

2018年,广东由粤东西北各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区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当地戏曲院团的演出情况,组织当地或邻近地市戏曲艺术院团(含民营院团),灵活组织正能量突出、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戏曲剧目,到辖区农村进行演出共1278场,主要覆盖之前各级各类戏曲院团没有到达演出过的农村和学校。

当地基层干部普遍认为,在粤东北欠发达地区实现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可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文、图:广州参考·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黄萍、刘嘉玲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罗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