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以来,网贷行业爆雷事件不断,杭州、上海、广州等地成为风险爆发的重灾区。值得注意的是,爆雷平台中大多数是伪P2P平台,即非法集资和旁氏骗局,还有一些平台出现问题则是因为资产质量不佳。客观来讲,这次爆雷潮属于行业正常出清,有利于网贷行业长远发展。

动荡期过后,网贷平台的合规检查在全国各地有序展开。面对监管层的合规要求,像点牛金融这样的合规平台都在积极配合,以求尽快通过合规检查。作为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会员之一,点牛金融按照监管要求已于2018年9月28日正式向属地金融局递交了合规自查报告。通过这次合规检查,合规平台将“化茧成蝶”,不合规平台将被淘汰出局。点牛金融认为,只有平台合规,才能不惧以通过备案为目标的合规检查。

然而,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杭州监管部门已着手逐步整顿行业问题平台,第一批将清退存量不足1亿的平台。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规模小的平台要“一刀切”么?

从今年6月以来的问题平台来看,“非吸”立案的唐小僧规模高达百亿;轰动一时的投融系平台投融家及银票网等规模均在百亿以上,但在风险爆发之际,这些平台没有因为规模大而有任何特权,最终均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显然,“规模大”不等于安全,监管不会因为规模大而对平台放松管理。也就是说,即使规模再大,只要不合规,依然是被淘汰的对象。

纵观这些平台,不难看出这些平台中有些甚至受体量太大的拖累,反而在“退潮”期间不能顺利脱身。而有些“小而美”平台却显得非常灵活,即使是良性退出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如11月21日,河北P2P平台通信贷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平台全部债务已清偿完毕,并退出P2P业务。由此看来,“船小好调头”不是没有道理的。

个人认为,近期杭州和北京被爆出的小平台清退事件只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平台的规模并不具备决定性作用。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被清退的小平台本身合规程度不高或这已经是问题小平台,这才是它们被清退的关键因素。如果不合规,优先处理小规模问题平台也无可厚非。

监管层不会因为规模大小而强制平台退出,不论规模大小,只要是不合规平台都是未来被监管取缔的对象。总体来看,规模大小不是一个平台能否通过合规检查的关键因素,而合规与否才是平台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点牛金融认为,合规的中小平台反而更容易通过合规检查。

作为国内车贷优质平台之一,合规一直是点牛金融发展根基。点牛金融始终把点牛的一系列风控、运营等工作都置于政策的合规要求之下,依法合规经营是点牛一直秉持的态度。在合规化方面,点牛金融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当然,通过合规检查不一定代表平台绝对安全;但无法通过备案则意味着P2P平台将被淘汰。合规网贷平台一定要要充分利用备案前的这段时间,在平台合规、合法建设上加大整改力度,按照最新的政策要求,积极做好迎接监管层合规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相信在P2P平台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大多都是相对优质的合规平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