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月,葡萄进入转色时期,在这个时期的葡萄极易发生一些病害如:炭疽病、白腐病、霜霉病、灰霉病等,这些病害如果没有治好,就容易二次受侵染,导致葡萄发软、变酸并腐烂,发生酸腐病。

其中酸腐病不是真正的一次病害,它属于二次侵染病害。

发病规律

1.发病时间

葡萄酸腐病是葡萄果实成熟期的病害。

一般在果实的转色期之后就可以发生酸腐病。一般从7月中旬开始直至采收结束(即9月下旬至10月)。

2.发病条件

(1)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果园郁闭、通风不良、病虫害较多均易诱导酸腐病的发生。

(2)有伤口存在。

机械损伤(如冰雹、风、蜂、鸟等造成的伤口)或病害(如白粉病侵入时的伤口和被感染后造成的裂果、品种自身的裂果等)造成的伤口引诱醋蝇产卵,醋蝇会携带细菌侵染伤口,造成病害的发生。

全方位解读葡萄二次侵染病害——酸腐病!

此外,葡萄品种、葡萄自身的特性、树势等因素均会影响酸腐病的发生和为害。

为害症状

发病初期果粒表面出现褐色水渍状斑点或条纹,在放大镜下观看有明显的微伤口,随着褐色斑点的不断扩大,果粒开始变软,果肉变酸并腐烂,且有大量汁液从伤口流出。

全方位解读葡萄二次侵染病害——酸腐病!

震动有病果的果穗,会有类似于浅粉红色的醋蝇从烂果穗周围飞出。

果穗有醋酸味,发病严重时整个园子都有醋酸味弥漫。

烂果内可见灰白色的小蛆。

全方位解读葡萄二次侵染病害——酸腐病!

果粒腐烂后,腐烂的汁液流出,且只要是汁液流过的地方就会腐烂,最后整穗葡萄腐烂,只剩葡萄的果皮和种子(无核品种只剩果皮)。

全方位解读葡萄二次侵染病害——酸腐病!

防治方法

1.抗病品种选育和利用

在雨水多的区域,适宜种植不易裂果的品种。

新建葡萄园时,合理使用覆盖作物、氮肥和灌溉,并尽量避免在同一果园种植不同成熟期的品种。

2.农业防治

(1)加强葡萄园综合管理措施。

合理剪枝,合理疏花蔬果,避免果穗紧密;氮、磷、钾肥科学、合理使用,增强树势。

(2)果实上避免出现伤口。

在幼果期使用安全性好的农药,避免果皮伤害和裂果。

防止果实成熟期果实膨大不匀、相互挤压。

防止鸟类为害,减少伤口出现,适时套袋,以减少果面伤口。

(3)避免高温。

要经常通风,防止水分无法散失,集聚在浆果内,导致病害发生。

3.化学防治

防治原则:以预防为主,病虫兼治。

药剂的筛选原则:

(1)同时能防治真菌、细菌。

(2)能与杀虫剂混合使用。

(3)选择低毒、低残留的药剂。

因为酸腐病是后期病害,必须选择能保证食品安全的药剂。

具体的防治方法如下:

药剂防治仍是防治酸腐病最重要的方法。

目前使用波尔多液和杀虫剂配合使用,是酸腐病的化学防治的推荐方法。

转色期前后使用1-3次波尔多液。可以使用的杀虫剂有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等(这些药剂只作为推荐,还是要根据当地的用药习惯进行用药)。

对于套袋葡萄,处理果穗后重新套新袋,而后整体果园立即喷一次触杀性杀虫剂。

注意:

正午无风天气时对葡萄进行熏蒸,不但可以避免对葡萄果实的污染,且对酸腐病的控制起到良好效果。

看了文章后大家对葡萄的酸腐病有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呢?病害发生之后再防治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我们更应该在酸腐病发生之前做好防护工作,着重预防!

(葡萄种植整理自葡萄健康栽培与病虫害防控)

如果你觉得小秘书每天提供的信息有点价值,你就帮小秘书传播一下让更多的人一起参与学习。小秘书会继续努力的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谢谢了!

其实,小秘书只是一个小小的编辑,对技术方面也是在潜心学习中,还有很多需要跟着大家一起学习,有愿意教小秘书技术方面的朋友,可以扫描添加二维码就可以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