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向你狂奔而来

你准备好去哪里度假了吗

怀着激动的心情

我们打开以下图片

年年出门看风景,年年风景只有人。

那么今年国庆长假,美丽陕西在耳边的主持人就给大家推荐一个风景如画的全新景区,保证你的十一长假只有美景没有人群!话不多说,我们先睹为快。

秦岭江山景区

秦岭江山景区位于秦岭东段南麓的商洛市商州区腰市镇,距离西安市90公里。

秦岭江山景区地处秦岭腹地商洛市的丹江上游发源地,这里在远古时代是动植物的天堂和乐园,同时它还是我国中部地区天然的交通要道和交汇点,也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融合点,更是上古时代南北动物迁徙的大通道。都说秦岭最美是商洛,在这商山与洛水间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传奇,到底还有多少令人着迷的风光,让我们一起走进秦岭江山景区的山水之间,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映翠湖广场

溪流汇合至此,水面开阔,且四周青山环抱,绿影荡漾,远远看去,仿佛一颗碧绿的翡翠,因此命名为映翠湖。湖面平如镜,湖水绿如蓝。曲桥跨湖而过,游人行走于水面,却不至扰动这一清净画面。映翠湖右手边是白石岩史前文化走廊。

白石岩史前文化走廊

江山景区处于白石岩地区的核心区域,位于白石岩峰的东侧。白石岩位于秦岭山脊弓背最东端,是商於的最西头。白石岩地区是灞河、丹江和洛河的三水起源之处,三水形成的自然地理构造,构成了我国古代南北、东西的交通大通道,向外辐射至蓝田、商州、洛南、丹凤、商南、淅川、郧县等地区,构成一个典型的“T”形区域。这里孕育了丰富的史前文化,是中华文明之东西、南北交流的交汇点,称其为“白石岩史前文化走廊”。

商山四皓雕像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他们是秦始皇时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别职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职。因秦焚书坑儒而隐居商山(今陕西省商洛市境内)。因 此地千山苍苍,四野茫茫,泉石青幽,草木含情,遂决心"岩居此处","紫芝疗饥"。

海石花

该处溪流西岸岩壁直立,岩面凸出形状各异怪石,岩石黑者如墨、白者如藕。有似蘑菇者、有似枯骨者、有似鳞甲者,如海浪翻卷、如石面生花,故名“海石花”。(该景与红岩寨另一景观——海石芽同为岩溶地貌景观,石花、石芽,相得益彰。

明月潭

此处山环水绕,形成高低错落的多个潭面。形如月缺月圆,夜晚月光洒落水面,潭面犹如明月。石壁刻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

九龙泉

因地质原因,主水流线在该河谷区沿地层层面流向,出自地层层隙自上而下流动,谓之下降泉,泉水量受季节控制。在地质构造运动背景下,发育了两组相互平行且连通性好的垂直节理,流水沿节理密集的部位下切而出,形成两侧峭壁,两组峭壁间隙约20~30cm,深不知几许。泉水从石缝间汩汩而出,绵延不绝,岩壁经流水冲刷,形成宛若龙头造型九个,故名“九龙泉”。(旁边空地会做自然科普教育)

史前部落

“白石岩史前文化走廊”是上古时期我国中部天然的交通要道和交汇点,是上古南北动物迁徒的大通道,是中华古人类的摇篮,是中华古人类第一次科技产生、发展和传播的主要区域,是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融合点,白石岩史前文化走廊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红岩寨

红岩寨分为前寨和后寨,前寨为海石芽景观,后寨为电视剧《关中匪事》故事原型地。此处地貌景观是一种岩溶(喀斯特)地貌类型,主要由距今约5.5亿年前动荡的浅海环境下形成的中寒武统盐岩地层经侵(溶)蚀作用而形成。

红岩寨风景秀丽,四周森林茂密,怪石林立,陕南民居石头房、石板房成梯阶状分布,在这里自然、生态、人文显得如此和谐统一。目前红岩寨大多数农户均已搬迁至山下生活,但仍有一些年长的老者还在坚守着山寨,成为最后的红岩寨人!石壁刻诗:“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下有一条路,通道楚与秦。”(唐*白居易)

海石芽

这里的海石芽经西北大学地质学院专业考古团队鉴定为上古时期遗留,在景区深处更是发现了冰川遗迹。以前这是大海,经亿万年的地壳运动由海变江,由江变山,这也是景区命名江山的缘由。百闻不如一见,在这里,看着眼前的景象,追溯上古时代,让我们一同见证什么叫山崩地裂,什么叫海枯石烂,什么是沧海桑田,什么是江山如画。

玻璃栈道

秦岭江山景区惊险刺激的玻璃栈道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哦。

秦岭江山景区还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景观,比如:石海梯田、原看江山(观景台)、白桦林、葛藤林、仙人脚、积雨潭、原泼墨崖、斗槽飞瀑等。

想要身临其境的感受秦岭江山景区的美,那就记得周六(9月28日)、周日(9月30)上午的9:30分准时收听FM106.6AM693陕西新闻广播《美丽陕西在耳边》,我们跟您不见不散!友情提示:仔细收听节目+关注下期微信,有福利哦,千万不要错过。

“美丽陕西在耳边——年度推介之旅”是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以广播节目为基础平台,以全媒体传播为手段,以展示美丽陕西为宗旨,整合资源创意创新,策划实施的大型全媒体活动。

活动开展四年以来通过扎实推进和不断创新,共推介了120多个名村古镇、景区景点、农业项目、非遗项目,线上节目播出相关内容近200期。全媒体采访团先后播发2300多条报道,新媒体关注量累计过千万。该项品牌活动也被评为亚广协 “2015-2016年度两岸四地最具创新力活动称号”。活动的持续开展为宣传报道好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三个陕西”的建设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后,全媒体采访团将在十九大的精神引领下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旅游休闲产业发展做好宣传报道,充分彰显出陕西主流媒体的价值与社会责任。

【图片来源:部分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