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你真的老了吗?莫丧失理想的锐气

我曾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当你老了,不再如年少时意气风发,不再火热,不再骄狂,不再满心欢喜,不再承着十六岁的理想国。有人问我,现在就感觉到自己老了吗?我想说的是,“老”不一定是生理上的表现,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老”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状态。所以难免听到一些二三十岁的青年时而感慨自己“老了”。

现在的大学生,主要是00后和90末,不可谓不年轻,但要说有没有在哪个时候觉得自己老了呢?我想,可能是有的。

我相信大家都有经历过挫折的时候,毕竟哪有那么多一直被幸运眷顾的人。也就是在你遇到困难,遇到一些让你不舒心却又无力解决的事情时,你便也可能会忽然感觉:我老了。我相信,一些大二的学长学姐在面对大一的学弟学妹时,感慨自己也曾那般时,或许也会觉得:我老了。

为什么总是要反复强调“老”这个字呢?因为我害怕,害怕面对精神上的老去,我们丧失了向上的动力,失去了拼搏的勇气,变得消沉。很多同学在感受到疲惫的时候,是否就丧失了锐气?什么锐气呢?即理想的锐气。不知道还有多少青年很明确地告诉自己,“我有什么理想,我正在为理想而奋斗”。

你们现在很明确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吗?应该很难吧。但是同样的问题换到小学生身上,我想我们是能够听到五花八门的答案的。可惜,随着年岁的推移,反而是到了我们自认为比较成熟的年纪时,再被旁人问及自己的理想,却总有人羞于启齿或者搪塞应付,认为谈理想是一件不并不现实的事情。因此我是很希望,我们都应该好好想想,自己的理想到底是什么。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新时代青年要有的觉悟。如果我们现在还不明确自己有什么理想,都不坚信自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无法去寻回自己的理想,那么如何去担负起强国使命?所以在这个时候,其实大家需要明确的是我的理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状态,我的理想应该可以成为什么?

在九十多年前,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些人的家庭较为优渥,他们本可以避开战火的牵连,但是他们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时代的大事业中去,搞革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困境,有些人毅然而然地奔赴到了最需要他们的一线。还有很多人为了国家事业,为了人民幸福,不仅是到艰苦的环境中去,更要长时间保持不和家人联系的状态,他们又为什么这么做?改革开放的这四十年,中国一跃而起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离开不了那些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的同志。

他们本可以选择置身事外,却选择了投身其中。我知道大多数人不太相信所谓的伟大的情操,也不太相信崇高的人格,可是如果你的理想伟大并且坚定,便没有不可能的。如果换成是我们,大家是否也会有这种主动担当的意愿和想法?

我深刻明白,很多人不再讲究那些别无所求的回报,不再讲究那种大时代的付出,不再讲究不计一切成本的投入。我们容易被影响,有的还未找到理想信念便陷入迷途,有的则慢慢动摇自己的理想信念,朝向坏的方向恶性循环。可是,这个时代,总归是有些人做着在我们看来是逆流前行的事,有时间会告诉我们真相,让一切都值得。

(江西省青联委员、未来网专栏作家 周成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