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晨报讯(文/记者 刘新草 通讯员 刘金华 图/受访者提供)如鸡蛋般大小,颗颗色泽红艳、口感脆甜,产自呼图壁县具有海棠果中“皇贵妃”之称的香妃海棠果,如今已走出新疆,香飘江浙沪市场。

“这几天,我们都忙着把一颗颗优质香妃海棠果打包装箱,为送往浙江做准备。”10月29日,电话那头的呼图壁县天府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牛占江忙得不可开交,他说今年签了一个300万的大单子,越忙越高兴。

不顾反对声坚持种海棠

牛占江是呼图壁县上头工村的林木种植大户,但在2012年以前,他种植的还是以景观树为主。一次偶然的机会,牛占江在国外考察时了解到香妃海棠的市场前景,回到呼图壁县后,他决定要试种香妃海棠,于是他从东北引进了香妃海棠果树苗,并试种植了300亩地。

相比景观树,香妃海棠树的管护要求更高,种植成本也相对较高,费时费力更费钱的种植状况让不少合作社成员打起了退堂鼓。

“当时我觉得种植香妃海棠不赚反赔,还不如继续种植景观树。”合作社成员唐先生说,然而面对合作社众多成员的反对意见,牛占江却并未因此放弃,反而对每一棵海棠树更加精心呵护。

从种植到传粉再到后来的防虫控制,牛占江都在果园里默默忙碌着,然而到了第一年9月,香妃海棠的挂果率却并不理想。

“第一年基本上就等于没挂果,更别说有收益了。”牛占江说,合作社里反对声更多了,但这并不影响他继续种植香妃海棠果的信念,为了保证香妃海棠的品质,他还将每亩种植100棵树降为每亩种植60棵树,以此保证每一棵树均匀受光授粉。

红果挂满树 调整策略拓市场

终于在种植的第四个年头,看着满树色泽红艳,体型饱满,大小均匀的香妃海棠果,牛占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然而海棠挂果后,每公斤50元的高端价格却使销售陷入低迷,眼看自己辛苦种植的果子卖不出去,牛占江急得团团转。

呼图壁县林业局驻上头工村“访惠聚”工作队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与村“两委”一起分析原因,商定出“机械作业降成本、各类展会搭平台”的双向增收策略。

“将人工部分的除草、打药、施肥等环节采用机械作业以此降低劳务成本,与此同时,借助海棠花节、苗木花卉展、亚欧博览会等大型展会,积极开展游海棠园、赏海棠花、品海棠果等活动,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在体验田园生活乐趣的同时,打响香妃海棠的品牌。”工作队队长贾胜说,通过多方努力,牛占江的香妃海棠终于打开了市场。

“起初觉得这么小的海棠果卖到50元的‘天价’有点不能接受,但是尝过以后觉得这小果子闻着清香、吃着留香,觉得挺值!”不久前,来自西安的游客吴女士在牛占江的海棠果园里体验采摘时,一下子爱上了香妃海棠的甜脆味道,并当即购买了几箱寄回老家送给亲朋好友。

内地经销商主动找上门 签下大订单

如今,牛占江将他的香妃海棠种植面积从300亩扩大至1500亩,亩产量也在6吨左右,而丰产期可从种植的第五年持续至第十五年。

得知口感脆甜、色泽诱人的香妃海棠在呼图壁盛产,来自浙江绿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的采购部经理主动找到牛占江商谈合作事宜。今年,双方签订了300万元的订单。

该公司采购部经理芮季文说:“我们将香妃海棠这个品种打入江浙沪的高档水果批发市场后,已初见成效。后期我们将推向全国一级批发市场,之后每年将根据果园产量及市场需求采购量增加订单,也希望将香妃海棠这个水果品种打造成呼图壁的特色产业。”

目前,合作社已示范和带动周边近50户农民种植海棠果1000多亩,农民人均增收700元以上。

牛占江说:“后期我们打算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同时发展林下经济,扩大产能打造新疆香妃海棠特色林果产业,并且带动周边的劳动力,通过合作社吸引更多农民种植香妃海棠,共同致富。”

【晨报爆料热线:0991-8801111】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