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中部产业集聚示范区示意图

四川新闻网资阳10月28日讯(记者 杨颜铭)7月14日,资阳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召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此次全会上, “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成为全会最抢眼的热词,更成为引领和带动资阳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新引擎,激发了全市人民的发展信心和干事创业热情,也让各级各界寄予了越来越多的希望。

“成渝”“临空”两篇文章激越资阳新发展,而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离不开基地和枢纽的强力支撑。全会提出,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必须着力夯实国际口腔装备材料基地、国家机车商用车制造基地、国家级临空制造服务基地、成渝中心城市配套服务基地、丘陵地区绿色发展示范基地、成渝空铁陆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六大支撑”。即日起,本网将为大家深度解读这五基地一枢纽“六大支撑”,今天一起来关注“成渝中心城市配套服务基地”。

借优势

夯实城市配套服务基地

资阳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提出,夯实建好“成渝中心城市配套服务基地”就是要主动承接成都重庆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借势借力成渝优质资源,全面提升教育医疗、科技创新、现代物流、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生态康养等综合配套服务能力,打造优质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功能配套区、科技成果研发转化试验区、绿色农产品加工配送区、承接成渝产业转移协作区、综合配套服务供给地。

全会上,资阳也首次提出“五区共兴一体发展”,第一次打破一区两县的区划限制,在全市层面统筹五区发展;在“五区共兴”的基础上,围绕新定位提出打造五基地一枢纽,夯实“六大支撑”,这每一项内容都紧扣“成渝”这一核心。

就在9月29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召开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发展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推进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同城化发展,加快集聚全国全球优势资源,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资阳作为其中重要一角,如何在新形势下服务成都、配套成都,推动成资两地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方面合作提档升级又成为了一关键课题。资阳市委相关负责人也指出,成资同城化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更是推动新时代资阳发展新跨越的重大历史机遇,抓住用好这个机遇,资阳就会发生新的“蝶变”。

左手拉成都,右手牵重庆,资阳处于绝佳的“成渝直线经济走廊”和“环成渝经济圈协同发展”的要塞。按照省委的“指挥棒”, 把自身发展放入成渝大格局中,将自己定位为成渝“四区一地”,将依托成渝直线经济走廊,与周边城市连片协作,共同布局服务成渝、配套成渝、承接成渝的产业体系,以构建“成渝中心城市配套服务基地”,构建立体全面开放大格局。

对于资阳而言,夯实好成渝中心城市配套服务基地建设,对全市推进开放兴市产业强市,做大总量、提升质量,优化结构、打牢基础,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对内提升增长动能、对外提升服务功能具有重大意义;更是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的内在要求。

抢机遇

开启成资渝合作新未来

多种机遇汇集、多重任务叠加、多元挑战并存。当下,对资阳而言,努力夯实“六大支撑”,建城市配套服务基地,则要立足成渝,错位发展,坚持配套成渝、服务成渝,与成渝错位发展、配套服务、功能互补,引导推动服务配套成都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在资阳集聚发展。

近年来,重庆、成都、资阳以“交通对接、产业配套、物流配送、共建基地、联合开发”为主要内容,持续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合作。从共同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搭建平台合作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到借力旅游联盟协同发展、携手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开放合作取得务实成效。

在刚过去的第十七届西博会上,资阳举办“中国长寿之乡•生态健康之城”资阳市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暨雁江区“共享成资同城化新机遇•共建创新发展先行区”投资推介会。会上,雁江与蓝城万向小镇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签定浙江蓝城(资阳)南津驿特色小镇项目合作项目,该项目拟选址南津镇湖广村和迎桥村,项目一期占地约2400亩,投资总额35亿元。将通过深度挖掘长江流域文明、巴蜀文化、丝路文化,融入本土古驿、长寿元素,搭载文化旅游、康养、生态农业等产业,打造中国西部第一综合特色小镇。

规划建设这样的特色小镇正是服务成渝、打造城市配套服务基地的生动体现。而说到成资渝间的密切联系,不得不提到资阳的纺织鞋服产业。资阳历来高度重视纺织鞋服产业发展,将其作为“五大产业”之一重点培育,以安岳渝成制鞋产业园、乐至万贯鞋业产业园等园区为承载主体,积极承接泉州、温州、广州和成都、重庆等地纺织鞋服产业转移,全力打造“西部鞋都”。

当下,安岳县与成都市武侯区建立了区域合作关系,依托其深厚的制鞋产业资源,大力发展以女鞋、运动鞋为主的制鞋业,已经与160余家鞋服企业签订投资协议,鸿星尔克等60余家已正式落地。乐至万贯鞋业产业园规划用地1100亩,一期项目第一批已建成,现已入驻企业14家,签约75家。 目前,资阳鞋企数量已超过了400家。受益于此,去年资阳全市鞋服产业规模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7.4%,在主导产业中增速第一,年产值突破百亿元,还将力争通过3年努力实现年产值200亿元,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鞋都”。

此外,还有汽车、旅游、绿色农业等产业配套协作的例子。不难发现,在产业布局中,成渝与资阳协同配套、紧密相关。得益于这些优势利好,资阳服务成渝、配套成渝、承接成渝产业体系,建好成渝中心城市配套服务基地,开启成资渝合作新未来指日可待,令人可期。将为建成“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献出重要支撑力量。(资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