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经过上海七莘路(星站路~吴中路)的市民都会发现,靠马路东侧的兴隆别墅老围墙被重新修缮,还进行了涂鸦,原来白色的墙壁多了五颜六色的画面,350米长的围墙上出现了:七宝老街景、老照相馆、老电影院、老报纸.....充满了浓浓的艺术气息。

为了迎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闵行区七莘路全面拓宽成六快二慢八车道!路两边的老旧楼宇的外立面也进行了粉刷修缮换新装!

七宝老街位于此段,同时也是大虹桥的南大门,可以说是进口博览会的“脸面”。部分道路路口增设了节点绿化和立体绿化,并增加了花箱、坐凳、景观照明等设施,打造能满足居民及行人休闲放松,散步观景、驻留停歇的多功能景观绿带。

参与此次绘制的是中国美院的老师和研究生。由于时间紧,他们白天上颜色,晚上利用幻灯机投影描绘轮廓,日夜赶工,为即将到来的进博会献礼。

350米长卷壁画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概述千年历史文化的《溯源旧梦》、呈现近代百年中西交融的《光影百年》、表现对七宝的未来充满希望的《步入未来》。

七宝古镇的“七宝”之一“氽来钟”,非常形象。

七宝古塘桥

斗蟋蟀图。七宝的蟋蟀是出了名的。七宝斗蟋蟀历史悠久,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驻跸松江。南方官员星夜驶马进贡一批良种蟋蟀,在途经七宝时马匹失蹄倒地,进贡的蟋蟀尽数逃逸,从此为七宝留下了良种蟋蟀;从此,传统的斗蟋蟀代代相传,勇猛善战的七宝蟋蟀在丰富了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批精美的蟋蟀盆藏品。

做汤圆

织老布。老布就是完全用人工织出的全棉布匹,做成衣服,牢还透气,小时候,乡下小孩就是穿着妈妈织出的这种布长大。

《溯源旧梦》区的壁画,用独特的方式记录了七宝古镇的生活。清新自然的色彩,在墙壁上组成一幅幅生活照。大部分都童趣十足,让人会心一笑,也有斗蟋蟀、织老布、做汤圆这样市井街头生活的画面。

画师们正在聚精会神地作画。

壁画非常有趣,干净的色彩,和细腻的动作神情,展现了很多本地人的传统生活方式。

《光影百年》区的壁画,将百年七宝的变化如电影中的镜头一般,一帧一帧地映画出来.....

“骑自行车”的一家五口,壁画非常有趣。图为一个农村男子骑着自行车载着妻子和三个儿子,一个自行车上坐了五个人,前面大梁坐着两个儿子,妻子抱着另外一个小儿子坐在自行车后座,男子穿的裤子上还补了一个很大补丁......

《步入未来》区的壁画,从交通、文化、经济、教育、科技、时尚等方面,把现代的其中一部分和未来衔接在一起。

上海七宝明强小学由杨光霖创办于1905年,初名“明强学堂”,后几度易名,位于闵行区新镇路。近年来,学校在传承与发扬百年学校文化精髓的同时,不断致力于“审美·超越”学校文化的转型性变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画面采用立邦外墙涂料漆,至少可以保持3~5年不褪色,未来,这里将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