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孩子的乳牙一掉就扔?别急,存起来还有大作用!

乳牙又称乳齿,儿童六七岁时乳牙逐渐脱落,恒牙萌出并替换脱落的乳牙。家长们常规的观念就是孩子的乳牙换掉就扔,但近十多年的研究发现,其实孩子换掉的健康的乳牙大有用处!

10月27日下午,一场由四川省干细胞库举办的“乳牙干细胞新品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发布会现场,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张琼教授为家长们介绍了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四川省干细胞库专家讲解了乳牙干细胞未来应用方向。那么,孩子的乳牙干细胞到底有什么用呢?

乳牙干细胞新品发布会现场

孩子乳牙作用大,牙的时候千万别扔

“现在乳牙干细胞的研究越来越多,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应用于临床,所以如果家庭条件允许,我建议孩子在换牙时,家长将孩子的乳牙干细胞保存,”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张琼教授告诉记者,人的一生总共有两副牙列,第一副牙列称为乳牙列,是由20颗乳牙排列而成。从出生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到2岁半左右20颗乳牙萌出完毕。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而被恒牙所替代。

存储乳牙的前提是孩子的乳牙是健康的牙齿,没有龋齿。现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幼龄儿童爱吃零食、口腔清洁不到位等生活习惯不健康导致牙齿过早发生龋齿。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张琼教授为家长授课

近十多年的研究发现,从乳牙牙髓中分离出来的“乳牙干细胞”是一类可以自我更新和具备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

此外,乳牙干细胞可分泌数十种细胞因子或活性蛋白,包括免疫调节因子、促神经再生因子、促血管生成因子、抗纤维化因子、趋化因子等。在体内,乳牙干细胞可以依靠病变或损伤组织微环境释放的化学信号及自身分泌的趋化因子,迁移到病变和损伤位置,参与组织的修复。

正因为如此,乳牙干细胞是一种理想的种子细胞。目前,世界范围内乳牙干细胞已经被用于牙髓再生、牙周再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眼角膜再生、心肌梗死、肝纤维化、类风湿关节炎、骨和软骨再生、杜氏肌营养不良、系统性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症、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和急性肾衰等疾病的治疗研究。

据四川省干细胞库副总经理张静介绍,乳牙干细胞的采集非常简单,孩子换牙期间,乳牙松动时联系干细胞库工作人员,到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采集,也可以等待乳牙自然脱落,如果脱落后观察牙髓腔内残留有牙髓,立刻装入特制的无菌采集瓶内即可,同时孩子的乳牙有20颗,有多次采集机会。

四川省干细胞库副总经理张静

乳牙干细胞制备突破技术瓶颈

据了解,乳牙干细胞自2003年被发现以来,制备技术一直是限制其应用的瓶颈,通常情况下需要储户提供2-6颗乳牙才能满足储存要求,同时还存在使用抗生素及有血清培养基等技术缺陷。

“我们四川省干细胞库乳牙干细胞技术突破了以上瓶颈,只需要家长为孩子成功采集1颗乳牙即可满足储存要求,”据四川省干细胞库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研究员杨超博士介绍。

据此前了解的情况有的乳牙干细胞冻存企业,在P2代的细胞数只有20-50万个,而四川省干细胞库专门开发的乳牙保存液和采集瓶,可以保证乳牙组织活性,另一方面开发了针对性器械解决乳牙组织获取问题,并且通过精细化操作攻克无抗生素添加的情况下乳牙干细胞污染问题,使P1代就可达1000万以上,扩增到P2代可达数千万,因此在技术上具有绝对的优势。

家长参观细胞培养中心

省内乳牙干细胞相关研究即将启动

据了解,四川省干细胞库已与川内数家知名医院就乳牙干细胞疾病治疗的应用研究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据杨超介绍,以牙髓再生为例,牙髓坏死一旦发生则是一个不可逆的病理过程,目前临床上多以根管治疗为主,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根管内的大部分感染的牙髓,并通过充填根管、封闭冠部已达治疗的目的,但失去牙髓的持续营养供养,无法形成新的牙本质,随着时间延长经根管治疗的牙冠将会磨损折断。

“我们即将开展的牙髓再生研究项目,就是利用乳牙干细胞联合凝胶材料,通过组织工程方式使牙髓组织得以再生并可产生新的牙本质,从而取代坏死的髓质。”

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为孩子保存乳牙干细胞

据了解,四川省干细胞库由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通过,是西部地区首个获准建设的集干细胞资源保存、科研开发、产业化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干细胞库,其研发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百人计划”专家领衔,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研究所、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干细胞科研和医疗机构建立了精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干细胞关键技术研究和 干细胞治疗重大疑难疾病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