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中国发展经济的根本动因,并非是绝对的经济价值,而是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不平等。这种对国家间平等人际关系的追求不是“利”,而是“义”,中国不是为了“利”而发展经济,而是为了“义”。

俞敏洪的言论再次被围观。据报道,近日他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分享会上表示,钱是一个人的能力证明,当你工资比同学少一半时,你的生命已经浪费了一半。

他当时举例说,“当你能拿到五千,他已经拿到一万的时候,你的生命又浪费了一半,为什么?人家一年能拿到十二万,你只能拿六万。他第二年可以什么都不干,照样还有六万块钱花,他用这六万块可以旅游全世界,可以请漂亮的女孩吃饭,可以去看任何一部想看的电影,但是你努力工作两年,一天都不休息,依然只有十二万。”

俞敏洪说挣钱少就是浪费生命,“义利之辨”请了解一下

显然,俞敏洪认为,生命的价值可以完全用金钱来标价衡量,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也就在于挣钱。

网上已经一边倒地在骂他了,说明他的这种观点,即便在现在经济化程度已经非常高的中国,也是普遍难以接受的。

俞敏洪说挣钱少就是浪费生命,“义利之辨”请了解一下

但是,俞氏言论的出现,也是十分值得注意的,说明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有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已经彻底经济化了、金钱化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面对一个悖论和挑战是,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又不陷入唯经济主义,不让价值观彻底货币化。

这不仅是中国的挑战也是世界的挑战。只不过,就资本主义世界来说,他们在主体上,其价值观已经货币化了,已经陷入经济主义的泥潭了,靠其自身力量很难拔出。因此,俞敏洪的此番言论如果是放到美国,受到的反对程度一定要比中国轻地多。

当然,作为一家以留美为最高目的的英语培训学校的校长,俞敏洪的如此价值观的形成,也受美国影响的结果。

为什么中国更能很好地做到既发展经济,又不陷入唯经济主义,原因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已经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已经很精神地讨论了这一问题。这就是传统学术中的“义利之辨”。

“义”就是道义,也是价值观、精神,“利”就是逐利、经济。“义利之辨”实质就是探讨生命的价值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

“义利之辨”中,儒家强调以“义”为本,在这个基础上去求利,去发展经济。在历史的中国,并未彻底否定利,否定经济,而是充分承认其合理性,又主张发展经济又是以“以”为基本原则,不能违反义。

俞敏洪说挣钱少就是浪费生命,“义利之辨”请了解一下

“义”也是“理”、“义理”。“理”又有双重含义。

一方面,“理”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也是人们进行判断、选择中的基本原则、标准,合“理”的,就是正确的。

另一方面,理又不是外在的教条,而是人心天然所固有,是“不学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义内”,即“理义”存在于人心之内,是人心的基本属性。

孟子进一步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又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孟子的“心之四端”,就是说心的基本属性,“仁义礼智”是人的外在的四种美好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符合“理”的、“义”的,他们都是从人心人性中所发出来的。或者说,都是在人心的指导下、指令下所发出的,是人心人性的自然展开。

后来,在“仁义礼智”上又加了一个“信”,构成“五常之性”,简称“五常”。与“三纲”一起,构成“三纲五常”,成为通俗化的儒家学说之基石。

俞敏洪说挣钱少就是浪费生命,“义利之辨”请了解一下

遗憾的是,随着民国之后“新文化”的兴起,中国在学术上开始学习日本“脱中入西”、“脱儒入西”,彻底否定和辱骂儒家,认定“三纲五常”为封建糟粕。

“五常”是讨论人性的,“三纲”是什么?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是在讨论三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即君臣关系(领导下属关系)、夫妻关系、父子关系。请问这三种关系重不重要?是不是每个人人生中的纲领性的东西。能够做到很好地维持着三种关系,你的人生就是和谐成功的。

“三纲”是人际关系重三种最重要的,实际上也是泛指一切的人际关系,一个更丰富的说法叫“五伦”,即五种人际关系:君臣、夫妇、父子、兄弟、朋友。研究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学问叫“伦理”。

之所以叫“三纲” ,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这三种关系本身非常重要,是人生和社会的大纲、总纲、纲绳。二是指,尽管二人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相互尊重的,但是,在“君臣、夫妇、父子”间,应该臣更尊重君,妇更尊重夫,子更尊重父。原因是很自然的。难道你领导面前不是你更尊重领导一点。

当然,在古代中国,的确有把“三纲”机械化、专制化的倾向,把后者对前者的尊重绝对化、专制化、暴力化了。这是需要反对的。但是,这些绝对化、专制化、暴力化,恰恰不是儒家的问题,而是儒家法家化的结果,不能让儒家背这个锅。

大家要明白“三纲五常”的本源、本质是在谈人际关系和人性的,“三纲”是人际关系,“五常”是人性。如何维护好人际关系?如何正确地建立人际关系?不是刻意地讨好,不用去复杂地规范,而是遵循和顺应自己的本心本性,不是外求,而是内求。

因此,人性是人际关系的基石,“五常”是“三纲”的基石。

人性是什么?就是“心之四端”,就是“五常”,总之就是“理”、“义”。到了宋明理学,直接概括说“心即理”、“性即理”。人心人性就是理,理就是人心人性。

在“义利之辩”中,“义”就是人心人性,“利”是顺应和发挥人心人性的结果。因此《周易 系辞》说“利者,义之和也”。古人把利的核心放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上,“五常”是“义”,“三纲”是“利”。

俞敏洪说挣钱少就是浪费生命,“义利之辨”请了解一下

因此,生命的价值,不在外在的利,而在内在的义,在人之为人的基本属性,即在人性,更准确地说,是努力扩充、发挥人性。扩充、发挥的程度越高,人生的价值也就实现地越多。

只是有一点需要指出,古人将利的核心放在人际关系上,社会秩序上,而现代人却将利的核心放在货币化的经济价值上。似乎经济价值是与人际关系无关。实则不然,经济价值的实质依然是人际关系。

首先,经济价值本身并非客观的,而是一种共识性的评估。所谓共识,就是大家都认为这东西值这么多钱。其价值最终体现在交易上,而交易也是人际关系。

其次,人的购买一样东西,并非处于这个东西绝对的经济价值,而是周边人的影响,即人际关系的影响。当别人都有房有车时,我就会觉得房子车子是“刚需”,当别人都没有时,或仅有少数人有时,我是无所谓的。

中国为什么要发展经济?根源还是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是国际间的人际关系,中国与外国,尤其是与西方之间的人际关系。如果中国不发展经济,中国就是落后的,而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就不能与西方建立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

所以中国发展经济的根本动因,并非是绝对的经济价值,而是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不平等。我们追求的不是绝对的经济价值,而是中国与西方的平等。

这种对国家间平等人际关系的追求不是“利”,而是“义”,中国不是为了“利”而发展经济,而是为了“义”。中国不是为经济而经济,而是为了实现自身内在的价值而发展经济。

对国家是这样,对每一个中国人也是这样。

因此,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因绝对西方经济学中所说的,是个人私利。这种个人私利是对经济本身的追求。而是“义”,是人基本的人性,也是人的生命的内在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