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是以吃货的身份走进仁寿的,但是到仁寿就必须提到一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关键时刻“抗日战争”。国难当头,四川民众出人出钱出粮,积极支援抗战,为这一伟大的爱国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川军在抗战时期的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伤亡总数的1/5,居全国之冠!四川儿女用生命换取了祖国的屹立。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致敬。

有数万仁寿儿女,从田间、从学校、从工厂、从工地,放下他们手中的锄头、钢笔、泥刀,扛起砍刀,拿起猎枪,告别家乡的父母兄弟,踏上了出川抵御日寇的道路……他们很多人从此就再也没有回到故乡, 故乡仁寿成了他们在战火和硝烟之后,最想念的地方,故乡的烂饼子、芝麻糕是他们最念叨的美食。

下面即为仁寿的抗战将领:

唐式遵

字子晋,四川省仁寿县人,国民党将领,曾任川军刘湘部队第二十一军军长,国民党第二十三集团唐式遵军总司令、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

潘文华

1886.10.1. 1950.11.16 四川仁寿县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彭县通电起义,后任西南军政委员。病逝于成都。

陈万仞

1888 1961 四川仁寿县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参加成都起义,后任成都市政协委员。逝世于成都。

董宋珩

1891 1955.1.8 四川仁寿县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什邡率第16兵团起义。解放军第9兵团副司令员。

唐英

不详不详四川仁寿县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参加康定起义,1950年率部叛变,后又率部回康定投诚。

向传义

1886 1955 四川仁寿县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拒赴台湾,在成都迎接解放。

傅秉勋

1906 1952.9.2 四川仁寿县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52在黑水兵败自杀。

潘清洲

(1910—1975)四川仁寿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队第二十二期步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四期毕业,川军将领。

陈玲

(1907—1964)字仕俊,四川仁寿人。中央军校高教班第十期毕业,川军将领。

邱仲丕

(?—?)四川仁寿人。中央军校高教班毕业,川军将领

周瑞麟

(1884—1950)又名先成,四川仁寿人。川军将领。

我们再来看一下,看一下这个英雄的地方。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这是个美丽的地方,是个英雄的地方。离开总是不舍的,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这个地方,纪念那些曾经为抗战作出巨大牺牲的人们。

(完)

下一站是不是会走进你的家乡呢?欢迎关注头条号“阿呆梦话”

希望阿呆走进你的家乡的话,请给我留言,推荐一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