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发建设霍林河煤田初期,创业者们每吃一根葱、一片菜叶都得到周边旗县去运输,可想而知,那时候的创业条件有多么艰苦,几千名创业大军涌进这片这片土地,吃菜成了一个大难题。1985年霍林郭勒市成立,党委政府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但是由于技术、产量、光照、高寒等难题,本地生产的蔬菜始终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们吃菜依然需要大量从周边旗县运进来。1996年,一个人的出现,使霍林郭勒市的蔬菜种植产业发生了历史性改变,这个人的名字叫季庆瑞。

1935年,季庆瑞出生在天津,1954年从内蒙古农牧学院毕业后,始终没离开过农业科研岗位,生前为原哲里木畜牧学院教授。1996年,季庆瑞在霍林郭勒市进行“43”型日光温室实验获得成功,打破了北纬43°栽培技术的禁区,为霍林郭勒市以及包括黑龙江省大庆市在内的东北地区蔬菜种植业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铭记这位为解决霍林郭勒市“菜篮子”的有功之臣,霍林郭勒市在达来胡硕苏木巴润布尔嘎斯台嘎查为季庆瑞教授建造了一尊全身塑像,目的是让人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和他为霍林郭勒市蔬菜种植业的跨越发展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由于霍林郭勒地处高寒地区,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在季庆瑞教授到来之前,这儿的棚室蔬菜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冬春两季很难吃上本地生产的新鲜蔬菜。1996年,季庆瑞教授来到霍林郭勒市,把自己撰写的《“43”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实施方案开始在北纬45°的霍林郭勒市开始了实践。

“43”型温室是适用于北纬43°高寒地区的冬暖式温室,基本原理是:每天中午12点钟的时候,温室的仰角正好是43°,阳光正好照射到棚的底部上,同时墙体中间加了苯板、煤灰、木屑,也起到了隔热作用,温室的朝向略向东南,有利于及早捕捉到阳光,这就是“43”型日光温室的特点。为了研究好这项技术,季庆瑞没少没日没夜地琢磨着、试验着。

在霍林郭勒市潜心研究的时间里,季庆瑞教授不问吃住、不提条件、不讲待遇,一心扑在研究工作上,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经常与农民们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为了让农民们相信自己,季庆瑞教授自己率先建起了10栋“43”型日光温室。但是,身边的农民们没有见过这种冬天不生火也能种蔬菜的温室,没人敢于尝试。农民们提出了疑问:霍林郭勒市属于高寒地区,家两层玻璃窗,屋里烧着炉子,窗台上放碗水还结冰呢!你在大棚里不烧火就能种菜?为了答疑解惑,季庆瑞教授耐心地向农民们介绍“43”型温室的基本作用和光照原理。

当然也有不信邪的人,在大家对这种温室持怀疑态度时,有人站出来大胆承包了一个温室,理由是季庆瑞教授手里有专利,肯定错不了。而旁观的农民面对2米宽的墙,况且全都得用人工夯筑,一看都害怕了,觉得那得多大工程量啊。可谁也没想到,承包者当年6月1日开始动工,10月就已经建成了,接着就开始种植实验了。

经过一冬天的生产过程,村民们终于亲眼看到了在地处北纬45°的霍林郭勒市,日光温室在冬季不用生火便长出了绿油油的蔬菜,平均一栋温室产量达1万多公斤,老百姓们终于服气了。接着,有好多户开始接纳这种种植方式。

要说霍林郭勒市的蔬菜种植产业发展,党委政府没少琢磨和下功夫,除了带领种植户到其他地区参观考察学习外,还从其他地区请来了蔬菜种植能手,并培养了一大批蔬菜种植“专业户”,孙显超就是其中一位,人家还曾经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呢。

季庆瑞教授研究发明的“43”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技术不仅获得了国家专利、国家“95火炬金奖”,而且还获得了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和爱迪生发明中心“对人类贡献奖”,同时也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时任霍林郭勒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淑芬(右二)对季庆瑞教授研究推广的“43”型日光温室给与了很大的支持,她经常深入到农户家中,了解温室建设情况和蔬菜种植、销售情况。

后来,季庆瑞教授应邀又去了黑龙江省大庆市,继续推广他的“43”型日光温室。在那里,也很快获得了成功,并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信赖。仅1997年一年,大庆市龙凤区就建起了127栋“43”型日光温室,生产蔬菜200万公斤,产值近500万元,当地有关部门还为他举行了专场先进事迹报告会。

如今,大庆市已经建起了“43”型温室几千栋,放眼望去都望不到边,实现了夏菜冬种、南菜北种、野菜家种、洋菜中种的效果,不但丰富了当地居民的菜篮子,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使广大农民由冬闲变成了冬忙。在大庆市,季庆瑞也是家喻户的人物了。

对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来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成功了,但季庆瑞教授却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1998年到1999年,他又先后设计出了第二代、第三代“43”型温室,并在通辽市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和科尔沁区继续推广他的“43”型日光温室,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43”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发明,让季庆瑞站在了生态农业的最前沿,他也因此荣获了“国务院有特殊贡献的科技人员金奖”、“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金奖”等荣誉称号。

季庆瑞教授向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介绍“43”型日光温室的好处。

季庆瑞教授在更加先进的温室里查看秧苗的长势情况。

季庆瑞教授在大庆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考察了解大庆的土壤、蔬菜种植、气候等情况。

霍林郭勒市和大庆市同属于高寒地区和同纬度,在季庆瑞教授的指导下,两地的蔬菜种植技术、产业发展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不少外地人也来霍林郭勒市“取经”了。

推广和实施初期,“43”型日光温室内的蔬菜长势良好。

推广和实施初期,“43”型日光温室内的蔬菜长势良好。

设施农业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避灾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内在要求。2007年6月5日,在“43”型日光温室的基础上,霍林郭勒市设施农业园区正式破土动工。

这是建设中的设施农业园区。

这是建设中的设施农业园区。

这是建设中的设施农业园区。

这是建成后的设施农业园区。

2004年9月11日,季庆瑞教授逝世。弥留之际,他仍然牵挂这一辈子的蔬菜种植温室。霍林郭勒市蔬菜种植户刘传义去医院看望他,当时他正在医院疼的躺不住,当他老伴儿一介绍说刘传义看你来了,当时季庆瑞教授就翻过身来,第一句话就问:你们的日光温室大棚搞得怎么样了?这是他离开霍林郭勒前往大庆后,始终惦记着霍林郭勒市的“43”型日光温室的推广情况。

三天后,因肺癌晚期的季庆瑞教授在通辽去世,但是当地人都忘不了这个天津人对霍林郭勒市、大庆市等地区农民脱贫奔小康的重要贡献。

在霍林郭勒市筹建育苗中心期间,我有幸陪同霍林郭勒市委原副书记王淑芬、中共通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武随文等前往季庆瑞教授家中看望了季庆瑞教授夫人,并搜集了有关资料和季庆瑞教授生前使用过的遗物。

季庆瑞教授生前使用过的笔记本。

季庆瑞教授的荣誉。

季庆瑞教授家人为霍林郭勒市委组织部捐书、捐助资料情况。

黑龙江省委、大庆市分别授予季庆瑞教授“小康建设红旗标兵”、“大庆‘十一五’期间最具影响力人物”等荣誉称号。

季庆瑞教授获得的国际荣誉。

季庆瑞教授的事迹被辑录在“中国专家人才库”。

季庆瑞教授被载入大庆市永久性光荣史册。

大庆市委、市政府颁发给季庆瑞教授的荣誉证书及奖励通报。

荣誉。

季庆瑞教授生前为霍林郭勒市在芒给尔特河和通霍公路间设计的“43”型日光温室基地。

季庆瑞教授设计的“43”型日光温室的基本结构。

季庆瑞教授设计的“43”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平面图。

北纬46°地区“43”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生产立面图。

“43”型日光温室侧面设计图。

季庆瑞教授获得各种荣誉证书。

各种荣誉奖章。

在霍林郭勒市筹建育苗中心期间,我有幸陪同霍林郭勒市委原副书记王淑芬(左二)、中共通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武随文(右二)等前往季庆瑞教授家中看望了季庆瑞教授夫人,并搜集了有关资料和季庆瑞教授生前使用过的遗物,并拍照留念。

王淑芬和季庆瑞教授夫人在翻看季庆瑞教授家里的老照片和有关资料。

季庆瑞教授夫人在翻看季庆瑞生前的照片资料。

2010年7月,季庆瑞教授的塑像在霍林郭勒市达来胡硕苏木巴润布尔嘎斯台嘎查(设施农业园区内)落成,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撰写碑文的任务落在了我身上,我是这样撰写的:

季庆瑞

季庆瑞(1935.12.23—2004.9.11),天津市人。中共党员,原哲里木畜牧学院教授。

1996年,季庆瑞在霍林郭勒市进行“43”型日光温室试验获得成功,打破了北纬43°栽培技术的禁区,为霍林郭勒市以及包括大庆市在内的东北地区蔬菜种植业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研究发明的“43”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国家“95火炬金奖”、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和爱迪生发明中心“对人类贡献奖”。

2007年,按照季庆瑞的专利技术,霍林郭勒市启动建设设施农业园区。

季庆瑞的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霍林郭勒人民将永远铭记!

中共霍林郭勒市委员会

霍林郭勒市人民政府

2010年7月1日

【阅读链接】

中共通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武随文对季庆瑞教授的感人事迹比较了解,曾经随季庆瑞教授来过霍林郭勒市,我也曾因参加“科尔沁部落”活动多次接触过武随文副部长,没少听他讲述季庆瑞教授的故事。下面是武随文写的一首诗《季庆瑞的43°》,让我们一起通过诗歌来缅怀这位值得霍林郭勒人永远应该铭记的人——季庆瑞!

季庆瑞的43°

武随文

深度 厚度 长度

经度 纬度 温度

季庆瑞在科尔沁沙地

用血汗测算五十年

窥探到了太阳的秘密

——在北纬42°以北地区

只用日光

就能在温室生产春天

这是他从太阳那儿

争取到的专利

那一年 那一天

他背着罗盘走向荒野

师生的泪水湿润了

他背后的风沙

他远去的身影

最后竟站立成

北方一座城市的

雕像

他最先来到塔敏查干沙海

在巴音塔拉 昂乃贫瘠的土地

按照自己心房的模样

构筑了90栋盛满希望的

温室

科学和有温度的心

培育出了一畦畦

碧绿的春韭

一个天老地荒的魔咒

从此被击破

季庆瑞慈爱的目光

点燃寒冬里的炉火

在新开河畔

达尔罕硬实的土地上

又一次证明了

他心房的温暖

1996年5月

季庆瑞走向霍林郭勒

他要用自己生命的高度和

心灵的热度

挑战这座城市的

海拔和寒冷

他追踪这座城市的风向

他收藏雪山顶上照射的

短暂的阳光

他用脚仗量贫瘠与富裕的距离

他用手捂暖千古未化的冻土

于是 就在这一年

他创造了这座城市的

奇迹

——青色的芹

红色的萝

还有那郁郁葱葱的韭

润绿了整座城市

整座城市人的心田

季庆瑞宣告这座

冬天比生命还漫长的

城市

春天

莅临

43°的神话传遍天下

季庆瑞在北国尽情描绘

冬天里的春天

季庆瑞是在追逐阳光的路上

阖然长逝

霍林郭勒

一座懂得感恩的城市

在一个叫巴润的小村

用有温度的石头

铸立了他的雕像

青山绿水间

季庆瑞仰起的额头

与阳光的角度

依然是43°

本期图文,经原创作者沈保才老师授权转载

特别提示:转发请标明出处《往事与记忆》微信公众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