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如果碰到开明的皇帝或者君臣平等观念较强的朝代,那么臣子的日子就好过点,君臣关系就更加和谐,就像永宣这里要说的赵匡胤开启的宋朝。而且,赵匡胤深刻影响了后面的皇帝们,如真宗、仁宗、神宗等皇帝都是非常开明、仁厚的皇帝,和臣子相处得很好,君臣关系的和谐程度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皇权至高无上,而臣子要臣服于皇帝,君要臣死,臣必须得死。

遇到昏君或者极端专制的王朝,君臣关系就时主奴关系,臣子只能多磕头少说话,例如清朝;但如果碰到开明的皇帝或者君臣平等观念较强的朝代,那么臣子的日子就好过点,君臣关系就更加和谐,就像永宣这里要说的赵匡胤开启的宋朝。

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来得不怎么光彩,他是靠表演“黄袍加身”篡夺了后周的天下。

陈建斌先生饰演的赵匡胤

不过,宋太祖赵匡胤确实是一代牛人。他雄才大略,广揽豪杰才士,平定中原和江南,开创了三百年赵宋。

在称帝建都后,赵匡胤开始想着怎么治理和巩固这个崭新的王朝。

其中,他总结了五代十国的兴亡教训,认为政权频繁更替主要是武将做大,然后和皇帝不是一条心,最后夺了皇帝的位置而自己做皇帝,当然,他赵匡胤也是这么干的。

这时候,跟着他出生入死的“义社十兄弟”个个都拜将晋爵,手握重兵。功高自然震主,赵匡胤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于是,某日晚朝结束后,赵匡胤和石守信等重要将领饮酒叙旧。酒过三巡,赵匡胤开讲啦,根据《宋史卷二百五十之列传第九》记载。

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没有你们就没有我赵匡胤的今天,但是我贵为天子,却没有做节度使时那么快乐,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稳)

石守信等顿首曰:"今天命已定,谁复敢有异心,陛下何为出此言耶?"

帝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人都想谋取富贵,一旦有人给你黄袍加身,即使你(像我那时)不想这么做,但(拒绝)能做得了吗?)

守信等谢曰:"臣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之。"

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不如富贵养老,君臣没有猜忌)

守信谢曰:"陛下念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明日,皆称病,乞解兵权,帝从之,皆以散官就第,赏赍甚厚。

王绘春先生饰演的赵普

这是一段极为经典的君臣对话,也是典故“杯酒释兵权”的出处。

从中我们可看到赵匡胤的性格和处事风格。他说话直爽坦率,毫不遮遮掩掩,想什么说什么(这种人好做朋友,所以他结交的朋友、兄弟有一大批),作为武将出身的他,这似乎并不让人诧异,但是做了皇帝还能这么说话,那就个性十足了。

但是他的坦诚和直爽令人佩服。他不像有的皇帝,喜欢玩腹黑,表面上盛赞元勋元老们劳苦功高,背地里玩些权谋手段,或者来个明升暗降,或者挖个坑、下个套(如贪污、腐败,莫须有式谋反)去把要弄掉的人名正言顺地消灭,更不会采取朱元璋式的肉体上消灭功臣(简单粗暴)。

王绘春先生饰演的赵普

赵匡胤的那句“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堪称经典之言。的确,那十二个字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君臣之间也需要坦诚,也需要去除猜嫌。事实证明,赵匡胤的这种处理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石守信等重要将领都毫无怨言,且安享富贵。而且,赵匡胤深刻影响了后面的皇帝们,如真宗、仁宗、神宗等皇帝都是非常开明、仁厚的皇帝,和臣子相处得很好,君臣关系的和谐程度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这似乎也说得上是一种皇室的家风。

参考资料:脱脱《宋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