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康养名城活力槐荫——2018济南槐荫·北京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会”在北京新世界大酒店成功举办。本次推介会邀请了100多家央企及民营企业代表参加,成功签约项目20个,投资意向额共计471亿元。

  记者注意到,此次签约的项目均紧密结合槐荫区“医养健康、文化旅游、商务会展、消费物流、智能制造”五大主导产业,属“私人订制”。

  华润济南医养健康城项目计划总投资额高达220亿元,将为打造健康产业城提供强有力支持;山东健康医疗大数据有限公司总部项目计划投资约10亿元,建成后将助推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建设,形成山东省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的高地;由远大置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引入远大集团旗下(雷允上)国医馆项目将致力于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高端中医综合服务。

  保利文化产业综合体项目计划投资120亿元,拟联合山东电视台、山东美协、山东书法家协会等本地优势资源打造济南乃至山东文化企业总部基地。

  计划投资约35亿元的济南铜锣湾广场智慧商业综合体项目计划打造集文化(文创)、教育、科技、医学、旅游、购物、娱乐、美食等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引领时尚消费新风尚。计划投资42.8亿元的中再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部基地项目将打造再生资源的全国总部和研发中心,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意向是双向的。一方面槐荫是在吃透自身产业基础、比较优势、整体的产业方向设计的基础上去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槐荫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另一方面,这些大项目、好项目纷至踏来,也是看中了槐荫的交通和环境优势。今年4月10日,全国铁路运行图新一轮调整后,由济南西站出发,可抵达的铁路车站达到创纪录的244个,覆盖全国20个省份和3个直辖市,济南西站的“高铁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每天87趟往返京济之间的高速列车,为京济两地架起互通互联的发展“金桥”。目前,槐荫区正致力于营商环境优化,从“最多跑一次”向着“零跑腿”“不见面”“全程网上办”大踏步前进,努力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最优质“店小二”服务。出台了14项产业扶持政策,设立了1亿元产业扶持资金、1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近两年,已向200余家企业,兑现各类扶持资金近10亿元,社会反响热烈。清新的营商环境,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使槐荫区成为有识之士投资兴业、创业创富的热土。1-9月份,全区共计引进市外投资120亿元,占全年任务的91.72%,同比增长22%,签约落地的亿元以上项目已达40个。丰收的十月,槐荫发出金色邀请。“槐荫完全有能力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转移,打造北方总部基地提供最优渥的条件。”槐荫区委书记国承彦表示,槐荫将提供最专业的载体支撑、最完备的政策支撑、最有力的智力支撑、最安定的环境支撑,与来投资创业的企业一起为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扬起省会经济龙头做出贡献。

  记者王国青通讯员韩宏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