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到,“以新工科建设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与老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信息通讯、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

“新工科”专业,指的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其中,“新工科”专业改革类则涵盖了包括人工智能类、大数据类、智能制造类等热门“新工科”在内的19个项目群。

新工科的专业前景怎么样?

早在2017年2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对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做出一个预测。

从表格可以看出来,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

新工科专业不久将会在一些985、211高校开展,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增设新工科专业,“新工科”专业将是大势所趋。对高中生来说,国家对“新工科”建设的倡导也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如果将目光投向“新工科”专业,未来或将具有不错的发展方向。

那么,哪些学生适合学“新工科”?

新工科的部分专业对考生的理科成绩是有要求的。

比如说航空航天类专业,就要求学生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钻研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数学、物理的要求非常高。

又如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喜欢科学实验和动手实践,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一颗深入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等。

所以,高中生想学新工科,数学和物理必须要学好。

专家们目前普遍看好的面向新技术的专业大类如下,可以给学生们做个参考。

当然,未来社会,最缺的一定是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如光子与量子芯片、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光物质科学与能源技术、基因组健康技术等前沿交叉与未来技术的人才,“新工科”专业人才在市场上会越来越吃香。

声明:本文信息综合来源于网络,由德树自主招生团队(微信公众号:SCZZZS)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