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孩子听力正常,但是就是不爱说话,或者会说话,但是喜欢跟自己说话,当有大人呼喊他时,心里高兴就理一下,不喜欢就跟没听到似的。能够说出元音和辅音的结合音,还会有模仿的意识,仿照大人说话,发出声响。

在生活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有的孩子还不到两岁,连儿歌都会唱了,而有的孩子虽然能听懂爸爸妈妈在说什么,但始终都不愿意开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说话早晚有他自身个体发育差异,如果孩子的发音、听力等器官都正常,开口稍稍晚一些,也没关系的,但是,很多孩子说话晚是由于孩子语言发育迟缓造成的,那么家长该如何分辨孩子是正常说话晚还是疾病造成的呢?

家长如果想要确定孩子是否有语言障碍,可以参照下面的语言发育时间表进行对比:

1-3个月:哭啼,会咿咿呀呀发声,会笑,会发出尖叫。

3-6个月:能够用各种声音来表达不同的情绪,而且能够发出声音回应大人的说话。能够说出元音和辅音的结合音,还会有模仿的意识,仿照大人说话,发出声响。

6-9个月:仿照大人的模样说话,而且会有意识地跟大人对话。

9-12个月:能喊出妈妈、爸爸,对新的声音,新的字词发音产生兴趣并积极模仿,甚至可以进行简单地交流。

12-18个月:说话时开始会用声调,如果旁人问“这是什么”,可以回答出所指物的名字。此外,开始会用“这个”,可以说出5、6个字的短语,也会仿照大人使用短句,也会用手势来表达需求。

两岁后说话不多需警惕

父母需要清楚的是,孩子在1-2岁阶段是语言发育极其关键的阶段。对于大人的呼喊、指示都能够清楚明白,并且给予回应,完成大人所交代的任务。如果孩子没超过两岁,说话较晚,父母也不必太担心,继续观察,并且多多给予语言刺激,常常鼓励孩子。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如果宝宝超过两岁,还不会说话或者说话很少,那么就要去医院检查,必要时需要配合医生进行干预和训练。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孩子听力正常,但是就是不爱说话,或者会说话,但是喜欢跟自己说话,当有大人呼喊他时,心里高兴就理一下,不喜欢就跟没听到似的。如果宝宝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要警惕孤独症的可能,应尽快就医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