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后受到了社会各届的广泛好评。

今天,就来看看新排长有什么的心得吧!

一、一枝一叶总关情——坚持以情带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官兵关系,兵兵关系下,士兵对军营的归属感就是我们新时代带兵人的奋斗目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习主席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无论哪一枝哪一叶,都牵动着带兵人的感情。

以情带兵,关键在情,只有密切关注,切实悟透亲情,友情,爱情和人情,以情带兵才能有的放矢,收到实效。

要体现亲情。亲情是形成互帮互助、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人际氛围的必要条件。亲情体现在用长辈的慈爱之心去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士兵,主动帮助士兵解决困惑以及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

要关注爱情。对士兵每一阶段的爱情,必须怀有高度的责任心。恋爱时 “爱海泛舟”,要帮助其确立正确的爱情观,“把好幸福航船”。

充分发挥“把关”作用,帮助士兵找准另一半。重点做好“扶危济困”工作,解决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各类矛盾和困难,要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帮助士兵构建和谐和睦的家庭。

要建立友情。官兵之间既是上下级关系、同志关系,更是朋友关系。一定要充分借助日常与士兵在一起战斗、工作、生活的有利时机,努力培养与士兵之间的“战友情、同志爱”,建立情同手足、真诚相待的同志之情,营造团结友爱、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氛围,使部队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培养人情。人情是一种最为普遍的情感付出,可大可小,可轻可重,是“以情带兵”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要通过日常工作生活中对士兵的关怀、关注和爱护,让士兵切身体会到组织的温暖、部队的温馨,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下级对上级的信任感,对部队的安全感,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部队全面建设的浪潮中,情系部队,建设部队。

以情带兵,就是要通过密切官兵关系、和谐内部关系,做到 “集人之智、合人之力、聚人之心、正人之行”,让军营充满生机,官兵充满活力,让官兵自觉做到爱岗敬业、献身使命。

二、治军有方兵为本——坚持以法砺兵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军有军纪”,无规矩,不成方圆。西汉名将周亚夫,少时喜读兵书,智谋过人。汉后元六年,匈奴大举侵犯,他以河内郡守任将军,驻军细柳,治军谨严,训练有素,文帝至细柳劳军,亦须服从营中规定,被誉为真将军。

吴楚叛乱,他率军弃梁,断敌粮道,三个月平定叛军。史以治军严整而享有盛名。先有严格法令治军,后有百战常胜之师,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新颁发的《共同条令》、《基层建设纲要》等法规制度规范了官兵的工作内容、一日生活等、赏罚奖惩制度,其最终目的,就是在向法令要战斗力基石,要打赢的资本。

只有时刻把法规纪律挺在前面,把党性原则牢固立起来,人人做到学法、尊法、守法、永法,才能确保基层建设方向不偏、各类秩序正规有序。

古往今来,没有哪只常胜之师不是以纪律严明著称,红军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解放战争时期的“南京路上好八连”等故事不胜枚举,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基层带兵人更应该在守法执纪上毫不打折,从严带兵,就是对战士最好的保护,真正让士兵成为规章制度内的自由人,党规党纪下的“红旗兵”。

三、军无德不精——坚持以德化兵

人而无德,行至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和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军队现代化步伐一日千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品道德的要求势必越来越高。

作为一线带兵人,首先要立德,立德方能以德服人。军灶未开,将不言饿;军井未凿,将不言渴。一线带兵人更要三省吾身,严以修德,对上表里如一,对下以德服人。

有这样一幅对联概括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曾国藩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克制内心私欲,压抑人性中恶的一面。

他小时候心胸并不宽容豁达,睚眦之仇必报;也非老练沉稳之人,稍有成功便沾沾自喜;心气浮躁,常与人争强好胜,这些不足,日后都被他在修身养性的功课中以坚韧的毅力一一克服。

他坚持每天写日记,记下白天的一切,也就是不断反省、不断改过、不断求知、不断前进的过程。

他的精神核心可用一个“诚”字予以概括,诚心、诚敬、诚恳、诚笃、诚朴、诚实、诚挚,脚踏实地,不投机取巧,不做苟且之事。

通过不断的自我修炼,这些良好的人生习惯和优秀品质帮助他带领自己的军队取得了晚清时期少有的成功。

兵无德不精。《“平”语近人》中提到“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么这个民族就无法前进。”如果军队没有共同的德,那么军队的建设就缺少灵魂。

没有灵魂的人宛若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军队如何能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军人道德规范》明确了军人的道德规范,听党指挥,爱国奉献,爱军习武,尊干爱兵,严守纪律,坚守气节,艰苦奋斗,文明礼貌。

带兵人更要注重且长期注重于以德教育部队的思想观念,关心士兵在品德上的修养,这不仅是部队发展的核心要义,更是国家发展大计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讲:“修德既要立足高远,又要立足实干,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养大德者可成大业。”当兵只是士兵人生中的一小部分,而德却关系到一个人的一生。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树好人方能带好兵,德立则兵立,兵立而军立。

四、绝知此事要躬行——坚持以行领兵

行动,是理论转化为成果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最不容易坚持的一道程序。

行军打仗,人人都盯着主帅的一言一行,主帅能够率先垂范,则全军就能够紧跟步伐;主帅敢于冲在一线,则官兵敢于舍生忘死。

以党的十九大报告起草工作为例,党中央和习主席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党的十九大报告起草工作组,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审议报告稿。

中共中央组织了59家单位就21个重点课题进行专题调研,形成80份调研报告。报告起草组组成9个调研组,分赴16个省区市进行实地调研,还就一些问题请有关部门、25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提交了专题研究报告。

正是这些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为大会胜利召开下了坚实基础。

虽然诸葛亮曾说过:“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以管仲、乐毅为榜样的他,是不可能在卧龙岗当一辈子农夫的,他一天到晚游山玩水可不是要陶冶情操,而是韬光养晦,外出调研,考察民间疾苦,时时都在观大局、择机出山。

他的心中有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都是经过实践得来。

作为基层带兵人,唯有身体力行才能体会到身教重于言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在理想信念面前,就是要做听党指挥的擎旗人;在练兵场上,就是要当磨炼打赢硬功的排头兵;在作风形象上,就是要做风清气正的示范者,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敬业的工作态度,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去践行新时代的强军使命。

学领袖用典,听统帅号令,时不我待,强军可期。作为新时代带兵人,我们带兵严要严在“格”内,管要管在“理”上,爱要爱在“心”中,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恒心,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决心,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坚决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任务,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往期回顾

1.瞧!这个中队如何用“双十小”载体搞活政治教育!

2.让每一发子弹都充满战斗力,这样的实弹射击火力十足!

3.“虎”“狼”出击,铸就“忠勇”

4.图说 | 你练兵备战的样子,超帅!

监制:徐益会

主编:常效杰 冯欲晓

编辑:韩海波 刘晓千 李学谦

作者:

杨述韬 安昊昊

投稿:[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